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我国的区域数字发展不平等现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2 文献综述与概念辨析第13-17页
        1.2.1 数字鸿沟的概念第13-15页
        1.2.2 第三层数字鸿沟与数字红利第15-16页
        1.2.3 区域数字鸿沟指数的研究与测度第16-17页
    1.3 本文中的数字鸿沟概念辨析第17-18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框架第18-19页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19-20页
第二章 我国的数字鸿沟现状第20-29页
    2.1 指标选取及解释第20-22页
    2.2 我国区域数字鸿沟的基本表现第22-29页
        2.2.1 第一层数字鸿沟——网络技术接入层差异第23-25页
        2.2.2 第二层数字鸿沟——信息技术使用层差异第25-26页
        2.2.3 第三层数字鸿沟——信息技术经济效益层差异第26-27页
        2.2.4 外部环境因素差异第27-29页
第三章 本文研究方法介绍第29-38页
    3.1 主成分分析方法第29-31页
    3.2 基于集中度指数的基本指标计算方法第31-34页
        3.2.1 国内外数字鸿沟指标计算方法第31-32页
        3.2.2 集中度系数相关理论第32-34页
    3.3 空间计量模型第34-38页
第四章 我国区域数字鸿沟测度模型的构建第38-45页
    4.1 主成分分析构造区域数字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第38-42页
    4.2 我国区域数字鸿沟集中指数的构建第42-45页
第五章 数字红利的实证研究第45-56页
    5.1 考虑数字红利后的区域数字鸿沟第45-46页
    5.2 数字红利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第46-56页
        5.2.1 空间矩阵的选择第47页
        5.2.2 空间自相关检验第47-50页
        5.2.3 模型选择与分析第50-53页
        5.2.4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第53-56页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第56-59页
    6.1 结论第56-57页
    6.2 政策建议第57-58页
    6.3 研究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通信网络次等流量经营与定价问题研究
下一篇:大数据环境下的消费者流失预测模型--以手机游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