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2 稻飞虱的迁飞规律研究 | 第13-16页 |
2.1 迁飞行为研究 | 第13-14页 |
2.2 迁飞路线研究 | 第14页 |
2.3 其他迁飞性农林业害虫 | 第14-15页 |
2.4 影响稻飞虱发生的因素 | 第15-16页 |
3 全球变化与厄尔尼诺 | 第16-25页 |
3.1 何为厄尔尼诺 | 第16页 |
3.2 厄尔尼诺与海气互作 | 第16-21页 |
3.3 三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 | 第21-23页 |
3.4 生物与厄尔尼诺 | 第23-25页 |
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东部稻飞虱发生的影响 | 第27-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1.1 气象资料 | 第29页 |
1.2 虫情资料 | 第29页 |
1.3 天气学背景分析 | 第29页 |
1.4 轨迹分析 | 第29-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2.1 稻飞虱发生情况分析 | 第30页 |
2.2 厄尔尼诺影响下的稻飞虱发生 | 第30-39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9-43页 |
第三章 2016云南稻飞虱发生情况分析 | 第43-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1.1 资料来源 | 第44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60页 |
2.1 2016年云南稻飞虱虫情 | 第45-49页 |
2.2 轨迹模拟虫源分析 | 第49-51页 |
2.3 主迁入峰期的降落机制分析 | 第51-55页 |
2.4 高发站点虫源地比较 | 第55-60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60-61页 |
第四章 2016年南京地区稻飞虱虫源地分布及扑灯节律 | 第61-8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1-63页 |
1.1 资料来源 | 第61-62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62-6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81页 |
2.1 南京2016年灯下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分析 | 第63-67页 |
2.2 白背飞虱上灯节律 | 第67-72页 |
2.3 对南京高空灯几次主要迁入峰的分析 | 第72-81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81-83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83-85页 |
1 结论 | 第83页 |
2 创新点 | 第83页 |
3 不足与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