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共同担保中的追偿制度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4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意思自治在追偿中的价值及其体现 | 第16-21页 |
第一节 意思自治在追偿中的价值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意思自治在追偿中的体现 | 第17-21页 |
一、约定排除追偿权 | 第18页 |
二、约定可以相互追偿 | 第18页 |
三、约定各自的担保份额 | 第18-19页 |
四、约定存在连带关系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追偿权的现状及法律基础 | 第21-44页 |
第一节 追偿权的现状 | 第21-34页 |
一、立法现状 | 第21-22页 |
二、司法现状 | 第22-26页 |
三、学说评析 | 第26-34页 |
第二节 追偿权的法律基础 | 第34-44页 |
一、连带债务与不真正连带债务区分 | 第34-38页 |
二、我国法律制度下连带债务的认定标准 | 第38-40页 |
三、混合共同担保中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40-44页 |
第三章 追偿权的具体适用 | 第44-50页 |
第一节 追偿权的生效要件 | 第44-45页 |
第二节 追偿份额的计算方式 | 第45-50页 |
一、观点介绍 | 第45-47页 |
二、评析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