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15页 |
ABSTRACT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城市微气候的特征 | 第17页 |
1.2 研究城市微气候的意义 | 第17-19页 |
1.3 城市微气候研究的常见手段 | 第19-22页 |
1.3.1 实地测量 | 第19页 |
1.3.2 遥感 | 第19-20页 |
1.3.3 计算机软件模拟 | 第20-22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3-31页 |
2.1 研究地概况 | 第23-24页 |
2.1.1 南京市气候概况 | 第23页 |
2.1.2 河西中央绿轴概况 | 第23-24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4-30页 |
2.2.1 文献研究 | 第24页 |
2.2.2 实测研究 | 第24-29页 |
2.2.3 基于Ecotect模拟研究 | 第29-30页 |
2.3 研究框架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河西中央绿轴景观要素分析 | 第31-39页 |
3.1 河西中央绿轴景观要素组成 | 第31页 |
3.2 河西中央绿轴植物组成情况 | 第31-39页 |
3.2.1 河西中央绿轴A区植物分析 | 第32-34页 |
3.2.2 河西中央绿轴B区植物组成情况 | 第34-35页 |
3.2.3 河西中央绿轴C区植物组成情况 | 第35-36页 |
3.2.4 河西中央绿轴D区植物组成情况 | 第36-39页 |
第四章 河西中央绿轴微气候实测研究 | 第39-77页 |
4.1 河西中央绿轴夏季实测数据分析 | 第39-51页 |
4.1.1 河西中央绿轴A区实测数据分析 | 第39-42页 |
4.1.2 河西中央绿轴B区实测数据分析 | 第42-45页 |
4.1.3 河西中央绿轴C区实测数据分析 | 第45-48页 |
4.1.4 河西中央绿轴D区夏季实测数据分析 | 第48-51页 |
4.1.5 夏季微气候总结 | 第51页 |
4.2 河西中央公园秋季实测数据分析 | 第51-63页 |
4.2.1 河西中央绿轴A区秋季实测数据分析 | 第51-54页 |
4.2.2 河西中央绿轴B区秋季实测数据分析 | 第54-57页 |
4.2.3 河西中央绿轴C区秋季实测数据分析 | 第57-60页 |
4.2.4 河西中央绿轴D区秋季实测数据分析 | 第60-63页 |
4.2.5 秋季微气候总结 | 第63页 |
4.3 河西中央绿轴冬季实测数据分析 | 第63-74页 |
4.3.1 河西中央绿轴A区实测数据分析 | 第63-66页 |
4.3.2 河西中央绿轴B区实测数据分析 | 第66-69页 |
4.3.3 河西中央绿轴C区实测数据分析 | 第69-71页 |
4.3.4 河西中央绿轴D区实测数据分析 | 第71-74页 |
4.3.5 冬季微气候小结 | 第74页 |
4.4 夏、秋、冬三季微气候分析对比 | 第74-77页 |
第五章 ECOTECT软件对河西中央绿轴的环境模拟 | 第77-91页 |
5.1 方案三维模型的创建 | 第77页 |
5.2 太阳辐射分析 | 第77-83页 |
5.2.1 夏季太阳辐射分析 | 第78-80页 |
5.2.2 秋季太阳辐射分析 | 第80-81页 |
5.2.3 冬季太阳辐射分析 | 第81-82页 |
5.2.4 太阳辐射分析小结 | 第82-83页 |
5.3 逐时温度分析 | 第83-91页 |
5.3.1 夏季逐时温度对比 | 第83-85页 |
5.3.2 秋季逐时温度对比 | 第85-87页 |
5.3.3 冬季逐时温度对比 | 第87-90页 |
5.3.4 温度模拟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基于实测与模拟分析的河西中央绿轴的局部微气候改造策略 | 第91-101页 |
6.1 河西中央绿轴改造目标 | 第91-100页 |
6.1.1 河西中央绿轴A区局部改造策略 | 第92-94页 |
6.1.2 河西中央绿轴B区局部改造策略 | 第94-96页 |
6.1.3 河西中央绿轴C区局部改造策略 | 第96-98页 |
6.1.4 河西中央绿轴D区局部改造策略 | 第98-100页 |
6.2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7.1 本文总结 | 第101-102页 |
7.2 创新点 | 第102页 |
7.3 不足之处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附录 | 第107-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