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9-11页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11-20页 |
第二章 药物知识的建构——别名“紫河车”的由来 | 第20-28页 |
第一节 “河车”、“紫河车”在道教炼丹术语中的含义 | 第20-24页 |
第二节 蚤休与胎盘别名“紫河车” | 第24-26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药物知识的传播——蚤休在不同文本间的书写 | 第28-46页 |
第一节 医学专书 | 第28-36页 |
第二节 地方志 | 第36-41页 |
第三节 其他:博物志、诗作、文集等 | 第41-44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药物知识的实践——胎盘入药的不同面向 | 第46-65页 |
第一节 治验:医案记载 | 第46-48页 |
第二节 阻碍:医者与文人的反对 | 第48-54页 |
第三节 神秘:小说中的紫河车 | 第54-57页 |
第四节 突破:近代观念的改变 | 第57-61页 |
第五节 新挑战:现代社会的疑虑 | 第61-64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