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死刑复核程序中律师有效辩护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引言第10-15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14页
        1.文献分析法第13页
        2.比较分析法第13页
        3.实证分析法第13-14页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14-15页
        1.创新点第14页
        2.不足之处第14-15页
一、死刑复核程序中律师有效辩护制度概述第15-21页
    (一)有效辩护制度的内涵第15-18页
        1.英美法系国家有效辩护制度的内涵第15-17页
        2.大陆法系国家有效辩护制度的内涵第17-18页
        3.我国有效辩护制度的内涵第18页
    (二)死刑复核程序中律师有效辩护的法律依据第18-21页
        1.国内法律依据第18-19页
        2.国际法律依据第19-21页
二、死刑复核程序中律师实现有效辩护的价值第21-25页
    (一)理论角度的分析第21-22页
        1.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充分保障人权第21-22页
        2.在正当的司法程序中贯彻宪法精神第22页
    (二)实践角度的分析第22-25页
        1.有利于减少死刑执行数量第22-23页
        2.有利于防范冤假错案的发生第23-25页
三、死刑复核程序中律师行使辩护权的障碍第25-33页
    (一)律师的参与程度不够第25-29页
        1.辩护意见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第25-28页
        2.执业权利受限制第28-29页
    (二)死刑复核程序设计失当第29-31页
        1.书面阅卷方式存在封闭性的弊端第29-30页
        2.行政化运作阻碍了律师的有效辩护第30-31页
    (三)律师无法及时获悉复核结果第31-33页
四、死刑复核程序中保障律师有效辩护的建议第33-38页
    (一)保障辩护律师的有效参与第33-35页
        1.合理听取并采纳律师的辩护意见第33-34页
        2.明确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律师所享有的执业权利第34-35页
    (二)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制度设计第35-37页
        1.改变单一的书面阅卷模式第35-36页
        2.对死刑复核程序进行适度的诉讼化改良第36-37页
    (三)复核结果有效通知辩护律师第37-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附录第42-44页
后记第44-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骗取贷款罪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刑事交叉询问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