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全钒液流电池概述 | 第12-20页 |
1.1.1 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12-14页 |
1.1.2 全钒液流电池的发展状况 | 第14-16页 |
1.1.3 全钒液流电池的应用 | 第16-17页 |
1.1.4 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极材料 | 第17-20页 |
1.2 氮化钛简介 | 第20-24页 |
1.2.1 氮化钛的物理性质 | 第20-21页 |
1.2.2 氮化钛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1.2.3 氮化钛的用途 | 第22-24页 |
1.2.3.1 作为涂层电极的中间层 | 第22-23页 |
1.2.3.2 作为涂层膜电极 | 第23-24页 |
1.2.3.3 作为基底材料 | 第24页 |
1.3 氮化钛在储能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1.3.1 氮化钛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 | 第24-25页 |
1.3.2 氮化钛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 | 第25-26页 |
1.3.3 氮化钛在燃料电池方面的应用 | 第26-27页 |
1.3.4 氮化钛在全钒液流电池方面的应用 | 第27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实验和方法 | 第29-35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9-30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9-30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2.2 电极的制备方法 | 第30-33页 |
2.2.1 商用氮化钛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 | 第30-31页 |
2.2.2 商用氮化钛修饰石墨毡电极的制备方法 | 第31-32页 |
2.2.3 氮化钛纳米颗粒修饰石墨毡的制备方法 | 第32页 |
2.2.4 氮化钛纳米线修饰石墨毡的制备方法 | 第32-33页 |
2.3 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3页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33页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 | 第33页 |
2.3.4 循环伏安法 | 第33-34页 |
2.3.5 电池性能测试 | 第34页 |
2.4 电池结构示意图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氮化钛修饰石墨毡作为钒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 第35-47页 |
3.1 实验内容 | 第35-37页 |
3.1.1 样品的制备 | 第35-36页 |
3.1.1.1 商用氮化钛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第35-36页 |
3.1.1.2 商用氮化钛修饰石墨毡电极的制备 | 第36页 |
3.1.1.3 纳米氮化钛修饰石墨毡电极的制备 | 第36页 |
3.1.2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6-37页 |
3.1.3 恒电流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37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7-46页 |
3.2.1 TiN(c)/GCE 对 V~(3+)/V~(2+)氧化还原电对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7-40页 |
3.2.2 氮化钛对 V~(3+)/V~(2+)的电催化机理研究 | 第40-41页 |
3.2.3 商用氮化钛负载在石墨毡(TiN(c)/GF)组装成电池的性能 | 第41-43页 |
3.2.3.1 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3.2.3.2 商用氮化钛负载在石墨毡上(TiN(c)/GF)的电池评价 | 第42-43页 |
3.2.4 合成氮化钛颗粒负载在石墨毡(TiN(s)/GF)组装成电池的性能 | 第43-46页 |
3.2.4.1 结构分析 | 第43-45页 |
3.2.4.2 合成氮化钛负载在石墨毡(TiN(s)/GF)上的电池评价 | 第45-4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氮化钛纳米线修饰石墨毡的制备及钒电池负极性能 | 第47-68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4.1.1 样品的制备 | 第47-48页 |
4.1.2 材料表征 | 第48页 |
4.1.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8页 |
4.1.4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 第48-49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9-67页 |
4.2.1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9-53页 |
4.2.1.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49-50页 |
4.2.1.2 电极稳定性 | 第50-51页 |
4.2.1.3 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51-53页 |
4.2.2 优选前驱体晶种形成方法 | 第53-55页 |
4.2.3 优选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第55-61页 |
4.2.3.1 优选水热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4.2.3.2 优化水热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58-61页 |
4.2.4 高温氮化时气流穿透角度对样品氮化程度的影响 | 第61-65页 |
4.2.5 电极的充放电性能评价 | 第65-67页 |
4.3 结论 | 第67-6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总结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