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2页 |
1 植物热响应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1.1 植物形态响应 | 第14-15页 |
1.2 植物细胞生理响应 | 第15-18页 |
1.3 植物分子水平响应 | 第18-20页 |
1.4 提高草坪草耐热性方法 | 第20-22页 |
2 热激转录因子(HSFs)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2.1 HSFs结构与分类 | 第22-24页 |
2.2 HSFs功能研究 | 第24-26页 |
3 植物信号转导 | 第26-31页 |
3.1 热信号分子及转导途径 | 第26-29页 |
3.2 ABA信号转导 | 第29-31页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1-32页 |
第二章 FaHsfA2c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 第32-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7页 |
1.1 FaHsfA2c基因cDNA序列克隆 | 第33-34页 |
1.2 FaHsfA2c基因序列分析 | 第34页 |
1.3 FaHsfA2c亚细胞定位 | 第34-36页 |
1.4 FaHsfA2c基因热响应表达 | 第36-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2.1 克隆获得FaHsfA2c基因cDNA序列 | 第37页 |
2.2 FaHsfA2c基因cDNA序列分析 | 第37-40页 |
2.3 FaHsfA2c亚细胞定位结果分析 | 第40页 |
2.4 FaHsfA2c热响应表达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44页 |
第三章 FaHsfA2c异源转化拟南芥耐热功能研究 | 第44-6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1.1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45-46页 |
1.2 拟南芥转化及转基因株系鉴定 | 第46页 |
1.3 FaHsfA2c转基因株系耐热功能研究 | 第46-48页 |
1.4 FaHsfA2c对拟南芥突变体hsfa2功能互补验证 | 第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9页 |
2.1 FaHsfA2c转基因拟南芥重度热胁迫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2.2 FaHsfA2c转基因拟南芥中度热胁迫和下游基因调控分析 | 第52-55页 |
2.3 FaHsfA2c互补拟南芥突变体hsfa2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3 讨论 | 第59-62页 |
第四章 高羊茅过表达FaHsfA2c耐热功能研究 | 第62-78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63-66页 |
1.1 高羊茅再生体系建立 | 第63-64页 |
1.2 高羊茅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株系鉴定 | 第64-65页 |
1.3 转基因株系耐热性评价 | 第65页 |
1.4 下游基因调控分析 | 第65-66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66-75页 |
2.1 高羊茅遗传转化及抗性株系筛选 | 第66-68页 |
2.2 高羊茅转基因株系鉴定 | 第68页 |
2.3 转基因高羊茅耐热性分析 | 第68-75页 |
3 讨论 | 第75-78页 |
第五章 ABA参与FaHsfA2c介导的高羊茅耐热性研究 | 第78-10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9-86页 |
1.1 材料培养与处理 | 第79-80页 |
1.2 启动子克隆与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第80-82页 |
1.3 生理指标测定 | 第82页 |
1.4 ABA含量测定 | 第82-83页 |
1.5 基因表达分析 | 第83页 |
1.6 酵母单杂 | 第83-8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6-97页 |
2.1 启动子克隆与分析 | 第86-89页 |
2.2 ABA对FaHsfA2c基因的诱导表达 | 第89-90页 |
2.3 外源施加ABA增强高羊茅耐热性 | 第90-94页 |
2.4 预干旱增强高羊茅耐热性 | 第94-96页 |
2.5 DREB2A和AREB3与FaHsfA2c启动子区元件结合 | 第96-97页 |
3 讨论 | 第97-100页 |
全文结论 | 第100-102页 |
创新点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20页 |
附录 | 第120-1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