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关于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选题研究的结构框架 | 第15-16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7-28页 |
2.1 基层公务员概念及特征 | 第17-19页 |
2.1.1 公务员的定义 | 第17-18页 |
2.1.2 基层公务员的概念及范畴 | 第18-19页 |
2.2 激励机制概述 | 第19-21页 |
2.2.1 激励的含义 | 第19页 |
2.2.2 激励的类型 | 第19-20页 |
2.2.3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涵义 | 第20-21页 |
2.3 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2.3.1 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3.2 组织公民行为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2.3.3 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机 | 第24-25页 |
2.3.4 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2.3.5 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维度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玉林市玉州区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8-35页 |
3.1 玉州区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现状 | 第28-31页 |
3.1.1 玉州区概况 | 第28页 |
3.1.2 玉州区基层公务员主要的激励机制和措施 | 第28-31页 |
3.2 玉州区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31-35页 |
3.2.1 晋升道路曲折 | 第31-32页 |
3.2.2 薪酬制度僵化 | 第32页 |
3.2.3 考核机制失效 | 第32-33页 |
3.2.4 奖惩制度失灵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组织公民行为视角下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35-43页 |
4.1 基层公务员组织公民行为的表征 | 第35-37页 |
4.1.1 利他行为 | 第35页 |
4.1.2 尽职行为 | 第35页 |
4.1.3 积极主动 | 第35-36页 |
4.1.4 服务奉献 | 第36-37页 |
4.2 组织公民行为对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效能分析 | 第37-38页 |
4.3 组织公民行为对基层公务员的内在激励作用分析 | 第38-39页 |
4.4 基层公务员的隐性激励对策 | 第39-43页 |
4.4.1 晋升激励对策 | 第39-40页 |
4.4.2 组织文化激励对策 | 第40-41页 |
4.4.3 工作本身激励对策 | 第41页 |
4.4.4 声誉激励对策 | 第41-42页 |
4.4.5 领导策略激励对策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