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3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 1.2 典型分布式计算模型 | 第15-20页 |
| 1.2.1 P2P计算 | 第15-16页 |
| 1.2.2 志愿计算 | 第16-17页 |
| 1.2.3 网格计算 | 第17-19页 |
| 1.2.4 云计算 | 第19-20页 |
| 1.3 基于经济理论的分布式资源分配问题 | 第20-28页 |
| 1.3.1 基于经济理论的分布式资源分配算法 | 第20-23页 |
| 1.3.2 基于经济理论的分布式资源定价方法 | 第23-25页 |
| 1.3.3 基于经济理论的分布式负载平衡问题 | 第25-28页 |
| 1.4 本文工作及创新点 | 第28-29页 |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9-31页 |
| 第2章 一种基于新兴古典经济理论的分布式资源分配方法 | 第31-57页 |
| 2.1 引言 | 第31页 |
| 2.2 分布式环境下的资源分配模式分析 | 第31-38页 |
| 2.3 经济市场中的资源分配问题分析 | 第38-39页 |
| 2.4 基于新兴古典经济理论的分布式资源分配问题的经济性分析 | 第39-42页 |
| 2.5 基于新兴古典经济的分布式资源分配建模 | 第42-47页 |
| 2.6 基于新兴古典经济理论的分布式资源分配算法NCEDRA | 第47-55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3章 基于超边际分析的分布式调度算法 | 第57-97页 |
| 3.1 引言 | 第57页 |
| 3.2 建模思想 | 第57-63页 |
| 3.3 两节点两种任务的调度模型 | 第63-79页 |
| 3.3.1 不交互模式 | 第64-65页 |
| 3.3.2 服务模式 | 第65-67页 |
| 3.3.3 交换模式 | 第67-72页 |
| 3.3.4 混合模式 | 第72-76页 |
| 3.3.5 算法流程 | 第76-79页 |
| 3.4 两节点多种任务的调度模型 | 第79-82页 |
| 3.5 多节点多种任务的调度模型 | 第82-87页 |
| 3.6 仿真工具EScheduler | 第87-89页 |
| 3.7 仿真实验 | 第89-96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 第4章 基于个体负载和历史交易记录的分布式资源定价方法 | 第97-109页 |
| 4.1 引言 | 第97-98页 |
| 4.2 分布式资源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第98-101页 |
| 4.3 基于个体负载和历史交易记录的分布式资源定价方法HIILDPM | 第101-107页 |
| 4.3.1 相关假设和定义 | 第101-104页 |
| 4.3.2 定价方法 | 第104-107页 |
| 4.4 HIILDPM分析 | 第107-10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 第5章 实验分析 | 第109-129页 |
| 5.1 引言 | 第109页 |
| 5.2 HIIL-CDA算法 | 第109-110页 |
| 5.3 HIIL-NCEDRA算法 | 第110-111页 |
| 5.4 仿真工具EDistributed | 第111-117页 |
| 5.4.1 开放性仿真平台需求分析 | 第111-113页 |
| 5.4.2 仿真平台EDistributed的分析与设计 | 第113-117页 |
| 5.5 仿真实验 | 第117-128页 |
| 5.5.1 初始条件范围讨论 | 第117-118页 |
| 5.5.2 模型经验参数确定 | 第118-121页 |
| 5.5.3 HIIL-CDA算法与改进CDA算法的性能比较 | 第121-123页 |
| 5.5.4 HIILDPM与其他定价方法的性能比较 | 第123-125页 |
| 5.5.5 基于HIILDPM与新兴古典经济理论的分布式资源分配算法分析 | 第125-128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9-133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129-130页 |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30-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3-143页 |
| 致谢 | 第143-145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