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国家理论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西方共和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3-43页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第13-17页
    二、文献综述第17-38页
        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7-37页
        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37-38页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第38-41页
    四、研究意义第41-43页
        1. 深入认识西方共和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第41页
        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分支的探索第41-42页
        3. 提升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成效第42-43页
第一章 西方共和主义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第43-81页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共和主义公民教育思想第43-51页
        一、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教育思想第44-47页
        二、西塞罗的公民教育思想第47-51页
        三、评论第51页
    第二节 共和主义公民教育思想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演变第51-60页
        一、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第52-55页
        二、马基雅维里的公民教育思想第55-59页
        三、评论第59-60页
    第三节 启蒙时代至19世纪的共和主义公民教育思想第60-74页
        一、弥尔顿与哈林顿的公民教育思想第61-64页
        二、杰斐逊与麦迪逊的公民教育思想第64-67页
        三、卢梭的公民教育思想第67-72页
        四、共和主义公民教育思想在19世纪的进程第72-73页
        五、评论第73-74页
    第四节 西方共和主义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发展第74-81页
        一、共享自治的公民资格与公民教育第76-77页
        二、无支配的公民资格与公民教育第77-79页
        三、评论第79-81页
第二章 西方共和主义公民教育的目标分析第81-108页
    第一节 共和主义的“共同善”第81-93页
        一、好生活与道德善第82-85页
        二、以无支配的自由为典型的非排他的公共利益第85-90页
        三、共同的关切或一般的福祉第90-91页
        四、小结第91-93页
    第二节 共和主义的积极公民资格:政治参与的内涵第93-100页
        一、无支配的自由身份第94-95页
        二、法定的权利与义务第95-96页
        三、民主的政治参与第96-100页
        四、小结第100页
    第三节 共和主义的积极公民资格:公民德性的内涵第100-108页
        一、“公民德性”的概念考辩第101-103页
        二、“公民德性”的内容分析第103-106页
        三、小结第106-108页
第三章 西方共和主义的公民责任教育第108-135页
    第一节 共和主义公民责任教育的理由:公共精神的衰落与重拾第108-115页
        一、卢梭的“慨叹”与当代的共鸣第109-110页
        二、复兴共和主义的公民资格第110-115页
    第二节 共和主义公民责任教育的内容第115-125页
        一、整全的公民意识第116-120页
        二、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感第120-122页
        三、共和主义的爱国主义第122-125页
    第三节 共和主义公民责任教育的方式第125-135页
        一、通过历史与法制教育培养公民责任第125-131页
        二、实践共和主义的公民资格第131-132页
        三、参与共和国的公共娱乐活动第132-135页
第四章 西方共和主义的公民品格教育第135-167页
    第一节 共和主义公民品格教育的意义第135-146页
        一、人的道德自主性第136-141页
        二、人的道德腐败倾向第141-143页
        三、公民品格教育去恶扬善的意义第143-146页
    第二节 共和主义公民品格教育的内容第146-158页
        一、古典共和主义的公民品格教育内容第146-154页
        二、新共和主义的公民品格教育内容第154-158页
    第三节 共和主义公民品格教育的方式第158-167页
        一、运用理智审辨行为的善恶第158-161页
        二、通过行动培养公民品格第161-167页
第五章 西方共和主义的民主审议能力教育第167-193页
    第一节 共和主义的审议民主模式第167-175页
        一、共和主义的审议民主传统第168-169页
        二、新共和主义审议民主的特征第169-172页
        三、新共和主义审议民主的抗辩形式第172-175页
    第二节 共和主义民主审议能力教育的内容第175-184页
        一、与民主审议相关的公民知识第175-177页
        二、民主审议过程中的交流能力第177-184页
    第三节 共和主义民主审议能力教育的方式第184-193页
        一、参与公民课堂的公共议题讨论第184-189页
        二、学校民主治理对共和主义审议民主的模拟第189-191页
        三、参与学校之外的审议民主实践第191-193页
第六章 西方共和主义公民教育思想评鉴第193-215页
    第一节 西方共和主义公民教育思想的价值第193-202页
        一、培育致力于“共同善”的积极公民第194-195页
        二、围绕“公民德性”建构的内容体系第195-197页
        三、广泛参与的和包含审议的教育方式第197-199页
        四、共和主义公民教育思想的特色第199-202页
    第二节 西方共和主义公民教育思想的局限第202-209页
        一、经济维度的缺陷第202-206页
        二、带有宗教与形而上学色彩的人性理论第206-209页
    第三节 西方共和主义公民教育思想的借鉴意义第209-215页
        一、把握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西方共和主义公民教育的共同点第209-210页
        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克服共和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的局限第210-211页
        三、立足我国的发展需要,吸取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成效的资源第211-215页
结语第215-216页
参考文献第216-2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32-233页
后记第233页

论文共2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与当代启示
下一篇:An Assessment on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the Mano River Union (MRU) Countri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