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Cytophaga hutchinsonii纤维素降解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缩略词表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7页
   ·纤维素的结构第16-17页
   ·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第17-19页
     ·真菌第18页
     ·细菌第18-19页
     ·未培养微生物第19页
   ·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策略第19-27页
     ·非复合体纤维素酶系第19-21页
     ·复合体纤维素酶系第21-23页
     ·细胞结合型非复合体纤维素降解酶系第23-26页
     ·其他纤维素降解策略第26-27页
   ·Cytophaga hutchinsonii研究背景第27-35页
     ·基因组信息预测第28-34页
     ·C. hutchinsonii研究进展第34-35页
     ·展望第35页
   ·论文的立题依据及工作内容第35-37页
第二章 Cytophaga hutchinsonii对不同碳源的代谢利用第37-53页
   ·材料与方法第37-43页
     ·菌株第37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37页
     ·培养基第37-38页
     ·再生无定形纤维素(RAC)制备第38页
     ·纤维寡糖制备与纯化第38-41页
     ·接种与培养第41页
     ·生长曲线与底物消耗测定第41-42页
     ·休止细胞水解纤维素和纤维寡糖产物分析第42页
     ·酚硫酸法测定总糖第42页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寡糖第42-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51页
     ·纤维寡糖制备第43-45页
     ·不同碳源生长曲线与底物消耗测定第45-48页
     ·休止细胞水解纤维素和纤维寡糖产物分析第48-51页
   ·小结与讨论第51-53页
第三章 荧光辅助糖电泳技术(FACE)的建立及其应用第53-62页
   ·材料与方法第53-55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53页
     ·糖还原端ANTS标记第53-54页
     ·电泳第54页
     ·分离胶浓度探索第54页
     ·ANTS标记温度稳定性测定第54-55页
     ·ANTS标记荧光扫描第55页
   ·结果与分析第55-61页
     ·分离胶浓度的确定第55页
     ·寡糖的FACE检测第55-57页
     ·ANTS标记温度稳定性测定第57页
     ·ANTS标记荧光扫描第57-58页
     ·ANTS标记纤维素第58-59页
     ·FACE技术在Cytophaga hutchinsonii降解纤维素机理研究中的应用第59-61页
   ·小结与讨论第61-62页
第四章 Cytophaga hutchinsonii膜相关蛋白提取及性质研究第62-76页
   ·材料与方法第62-66页
     ·菌株第62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62页
     ·培养基第62-63页
     ·细胞分级分离第63-64页
     ·膜蛋白的提取第64页
     ·蛋白质浓度测定第64页
     ·纤维素酶活测定第64页
     ·蛋白纯度及分子量分析第64页
     ·细胞膜纤维素酶活性染色第64-65页
     ·膜蛋白对结晶纤维素和纤维寡糖的降解能力分析第65页
     ·外膜蛋白复合物分析第65-66页
   ·结果与分析第66-73页
     ·细胞各组分蛋白成分与活性分析第66-68页
     ·不同去垢剂对膜蛋白的溶解效果第68-69页
     ·不同碳源培养菌体细胞膜蛋白比较第69-70页
     ·细胞膜蛋白活性染色第70-72页
     ·膜蛋白对结晶纤维素和纤维寡糖的降解第72-73页
     ·外膜蛋白复合物的Blue Native-PAGE分析第73页
   ·小结与讨论第73-76页
第五章 Cytophaga hutchinsonii细胞膜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第76-106页
   ·材料与方法第76-81页
     ·菌株第76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76页
     ·培养基第76-77页
     ·蛋白浓度测定第77页
     ·纤维素酶活测定第77页
     ·蛋白纯度及分子量分析第77页
     ·蛋白质银染第77页
     ·细胞膜纤维素酶活性染色第77页
     ·细胞外膜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的分离纯化第77-78页
     ·细胞质膜纤维二糖酶(Cellobiase)的分离纯化第78-79页
     ·蛋白质的MALDI-TOF鉴定与跨膜结构域分析第79-80页
     ·纯化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分析第80-81页
   ·结果与分析第81-105页
     ·细胞外膜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的分离纯化第81-88页
     ·细胞质膜纤维二糖酶(Cellobiase)的分离纯化第88-90页
     ·纯化纤维素酶的MALDI-TOF鉴定第90-98页
     ·纯化纤维素酶的跨膜结构分析第98-100页
     ·纯化纤维素酶的反应最适pH和温度第100-101页
     ·纯化纤维素酶的底物特异性第101-102页
     ·纯化纤维素酶对纤维寡糖水解产物的分析第102-103页
     ·去垢剂对纤维素酶CHU_1107活性的影响第103-104页
     ·纤维素酶CHU_1107对结晶纤维素的吸附第104-105页
   ·小结与讨论第105-106页
第六章 Cytophaga hutchinsonii纤维素酶异源表达与性质研究第106-140页
   ·材料与方法第106-115页
     ·菌株与质粒第106-107页
     ·引物第107-109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109-110页
     ·培养基第110页
     ·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第110-112页
     ·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第112页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112页
     ·重组蛋白生化性质测定第112-114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14-115页
     ·氨基酸定点突变第115页
   ·结果与分析第115-137页
     ·纤维素酶的表达纯化第115-120页
     ·CHU_1107催化结构域(GH5)的生化特性第120-127页
     ·CHU_1075催化结构域(GH8)的生化特性第127页
     ·第五家族糖苷水解酶系统发生分析第127-130页
     ·CHU_1107同源模建与关键氨基酸分析第130-135页
     ·关键氨基酸定点突变第135-137页
   ·小结与讨论第137-140页
第七章 Cytophaga hutchinsonii遗传操作体系的建立及相关纤维素酶突变体的构建分析第140-160页
   ·材料与方法第140-145页
     ·菌株与质粒第140-141页
     ·引物第141-142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142-143页
     ·培养基第143页
     ·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第143页
     ·接合第143-144页
     ·电转化第144页
     ·突变株鉴定第144页
     ·启动子分析第144页
     ·突变株表型测定第144-145页
   ·结果与分析第145-158页
     ·pHimarEm1转座子随机突变与突变株筛选第145-148页
     ·pHimarEm1转座子介导的GFP蛋白表达第148-153页
     ·CHU_1107插入失活突变株的性能分析第153-158页
   ·小结与讨论第158-160页
全文总结第160-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9页
致谢第179-1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81-182页
附录第182-18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阳光体育与“外来学生群体”的城市融入研究
下一篇:微结构尺寸效应研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