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2种花色蒙古莸繁育特性及空间分布格局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1.1 植物的繁殖特性第13-17页
        1.1.1 繁育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1.2 开花特性第14-15页
        1.1.3 传粉生物学第15-16页
        1.1.4 植物结实格局及种子萌发特性第16-17页
    1.2 植物种群的空间格局第17-19页
        1.2.1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概述第17页
        1.2.2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尺度分析及空间关联性分析第17-18页
        1.2.3 植物种群点格局分析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 蒙古莸的研究概述第19-20页
        1.3.1 莸属的概况第19页
        1.3.2 蒙古莸的概况及研究进展第19-20页
    1.4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2种花色蒙古莸花部特征与传粉者研究第22-3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2-24页
        2.1.1 样地概况及研究材料第22页
        2.1.2 实验方法第22-24页
        2.1.3 数据分析第24页
    2.2 实验结果第24-29页
        2.2.1 2种花色蒙古莸的花期物候第24-25页
        2.2.2 2种花色蒙古莸花部数量性状特征及访花酬物第25-26页
        2.2.3 2种花色蒙古莸的花粉-胚珠比第26-27页
        2.2.4 2种花色蒙古莸的访花昆虫及访花行为第27-29页
    2.3 分析与讨论第29-32页
第三章 2种花色蒙古莸挥发性物质成分研究第32-4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3.1.1 研究材料第32页
        3.1.2 实验方法第32-33页
        3.1.3 数据分析第33页
    3.2 实验结果第33-43页
        3.2.1 鲜花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第33-38页
        3.2.2 叶片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第38-43页
    3.3 分析与讨论第43-46页
第四章 2种花色蒙古莸结实和种子萌发特性第46-5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4.1.1 研究材料第46页
        4.1.2 实验方法第46-47页
        4.1.3 数据分析第47页
    4.2 实验结果第47-51页
        4.2.1 2种花色蒙古莸结实率和结实格局第47-48页
        4.2.2 2种花色蒙古莸的种子特性第48-51页
    4.3 分析与讨论第51-52页
第五章 兰州北山蒙古莸种群分布格局第52-57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5.1.1 实验样地第52页
        5.1.2 实验方法第52-53页
    5.2 实验结果第53-56页
        5.2.1 2种花色蒙古莸分布情况第53-54页
        5.2.2 2种花色花蒙古莸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分析第54-56页
    5.3 分析与讨论第56-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6.1 结论第57-58页
    6.2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藏高原弯齿风毛菊的繁殖特征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下一篇:六盘齿突蟾(Scutiger liupanensis)种群生态学与物种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