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ATO玻璃的制备及其防眩目性能的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项目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项目的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3.1 ATO粉体的制备 | 第12-14页 |
1.3.2 ATO浆料制备 | 第14-15页 |
1.3.3 ATO涂料的制备 | 第15-16页 |
1.3.4 ATO玻璃的制备 | 第16页 |
1.3.5 ATO玻璃防眩目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4 项目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ATO玻璃的防眩目理论 | 第20-24页 |
2.1 薄膜光学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2 防眩目玻璃理论依据 | 第22-23页 |
2.3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试验方法 | 第24-32页 |
3.1 试验主要的原料、试剂与设备 | 第24-26页 |
3.1.1 试验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24-25页 |
3.1.2 试验用的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5-26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6-28页 |
3.2.1 ATO玻璃的制备工艺流程 | 第26页 |
3.2.2 实验制备方法及过程 | 第26-28页 |
3.3 检测与表征方法 | 第28-31页 |
3.3.1 ATO粉体的检测与表征方法 | 第28-29页 |
3.3.2 ATO浆料的测试方法 | 第29-30页 |
3.3.3 ATO涂料的测试 | 第30页 |
3.3.4 ATO玻璃光通量的测试 | 第30-31页 |
3.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ATO粉体的表征分析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 第32-39页 |
4.1 ATO粉体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4.2 ATO粉体导电性能研究 | 第33-38页 |
4.2.1 不同PH值对ATO粉体电导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2 不同氨水浓度对ATO粉体电导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4.2.3 不同锑掺杂量对ATO粉体电导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4 不同煅烧温度对ATO粉体电导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4.2.5 不同煅烧时间对ATO粉体电导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4.3 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ATO浆料稳定性能研究 | 第39-45页 |
5.1 不同分散剂对浆料稳定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5.2 不同分散剂用量对浆料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5.3 不同pH值对浆料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5.4 不同球磨时间对浆料稳定性影响 | 第43-44页 |
5.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6章 ATO玻璃防眩目性能研究 | 第45-57页 |
6.1 ATO涂料性能研究 | 第45-46页 |
6.2 ATO玻璃可见光的透过率研究 | 第46-47页 |
6.3 ATO玻璃的吸光度分析 | 第47-49页 |
6.4 ATO玻璃防眩目性能研究及其仿真分析 | 第49-55页 |
6.4.1 防眩目性能的测试结果分析 | 第49页 |
6.4.2 防眩目玻璃的对比试验 | 第49-50页 |
6.4.3 防眩目仿真试验及分析 | 第50-55页 |
6.5 小结 | 第55-5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