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论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3-14页
第一章 行政诉讼调解的定义和性质第14-17页
    第一节 行政诉讼调解的定义和特征第14-15页
        一、行政诉讼调解的定义第14页
        二、行政诉讼调解具有的特点第14-15页
    第二节 行政诉讼调解的性质第15-17页
        一、行政诉讼行为第15页
        二、契约行为第15-17页
第二章 行政诉讼适用调解的弊端分析与面临的困境第17-19页
    第一节 适用调解的弊端第17-18页
        一、容易造成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双重软化第17页
        二、使得诉讼程序透明度降低第17页
        三、使得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方面得到弱化第17-18页
    第二节 行政诉讼适用调解面临的困境第18-19页
        一、调解被排除适用第18页
        二、行政机关“自大”和行政相对人“偏见”之间的矛盾第18-19页
第三章 行政诉讼排斥调解的弊端及面临的现状第19-21页
    第一节 排斥调解的弊端分析第19-20页
        一、不利于行政纠纷的彻底解决第19页
        二、法官的主观能动性的无从发挥,陷入机械判案的窘境第19-20页
    第二节 不适用调解下的现状第20-21页
第四章 对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理论基础的质疑第21-23页
    第一节 对“行政权不具有处分性”的质疑第21页
    第二节 因维护公共利益而不适用调解的质疑第21-23页
第五章 行政诉讼可适用调解的证成第23-34页
    第一节 适用调解的理论与法律基础第23-27页
        一、服务行政理论第23-24页
        二、适用调解的现行法律依据第24-26页
        三、法理基础——行政诉讼适用调解的法理分析第26页
        四、“案结事了”是行政诉讼的现实意义第26-27页
    第二节 适用调解的必要性分析第27-30页
        一、调解可使得诉讼成本得以降低第27-28页
        二、调解具备多样性,有利实现正义第28页
        三、调解制度能缓解对抗,彻底解决纠纷第28-29页
        四、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第29-30页
    第三节 行政诉讼调解的立法沿革第30-31页
    第四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第31-34页
        一、域外规定第31-32页
        二、域外规定的借鉴意义第32-34页
第六章 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第34-41页
    第一节 行政诉讼适用调解的基本原则第34-36页
        一、自愿原则第34页
        二、合法性原则第34-35页
        三、有限性原则第35页
        四、效率便捷原则第35页
        五、平等原则第35-36页
        六、诚实信用原则第36页
    第二节 行政诉讼适用调解的范围应当予以扩大第36-38页
        一、可以适用调解的范围第36-37页
        二、不可以适用调解的行政诉讼案件第37-38页
    第三节 行政诉讼调解程序的启动第38-39页
        一、启动主体第38页
        二、适用时间第38-39页
    第四节 行政诉讼调解的效力第39-41页
结束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破产程序中融资租赁的处理规则
下一篇:新刑诉法中“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研究--以死刑案件为分析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