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2 氯离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破坏研究现状 | 第14-28页 |
1.2.1 氯离子侵蚀钢筋混凝土问题 | 第14-18页 |
1.2.2 混凝土中钢筋锈胀模型 | 第18-24页 |
1.2.3 钢筋锈蚀致混凝土破坏问题 | 第24-26页 |
1.2.4 氯离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 | 第26-28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8-31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8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第二章 氯离子侵蚀与混凝土破坏基本理论 | 第31-53页 |
2.1 氯离子侵蚀混凝土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31-39页 |
2.1.1 氯离子扩散系数 | 第32-34页 |
2.1.2 氯离子扩散方程的求解 | 第34-39页 |
2.2 混凝土失效破坏理论 | 第39-46页 |
2.2.1 混凝土断裂力学理论 | 第39-40页 |
2.2.2 混凝土损伤力学理论 | 第40-46页 |
2.3 混凝土损伤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46-51页 |
2.3.1 增量求解方法 | 第47-49页 |
2.3.2 迭代求解方法 | 第49-51页 |
2.4 耦合分析方法 | 第5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氯离子侵蚀与混凝土中钢筋锈胀致裂过程耦合分析方法 | 第53-83页 |
3.1 基本假设 | 第53-54页 |
3.2 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过程 | 第54-55页 |
3.3 钢筋锈蚀模型 | 第55-58页 |
3.3.1 均匀锈蚀模型 | 第55-56页 |
3.3.2 非均匀锈蚀模型 | 第56-58页 |
3.4 混凝土损伤演化 | 第58-60页 |
3.5 过程耦合分析方法 | 第60-69页 |
3.5.1 耦合分析基本方法 | 第60-63页 |
3.5.2 钢筋锈蚀力学等效模型 | 第63-69页 |
3.6 过程耦合分析方法的验证与结果讨论 | 第69-81页 |
3.6.1 耦合分析方法的正确性验证 | 第69-70页 |
3.6.2 不同锈蚀加载模型下结果的对比 | 第70-72页 |
3.6.3 耦合过程中的迭代时间效应 | 第72-73页 |
3.6.4 氯离子侵蚀与混凝土损伤劣化过程耦合分析算例 | 第73-8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四章 氯离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多筋锈胀破坏模式研究 | 第83-103页 |
4.1 多筋锈胀破坏过程耦合分析方法 | 第83-87页 |
4.1.1 多筋锈胀过程耦合分析流程图 | 第84-85页 |
4.1.2 过程耦合分析方法的验证 | 第85-87页 |
4.2 不同因素下混凝土中钢筋锈胀破坏模拟 | 第87-102页 |
4.2.1 过程耦合对钢筋混凝土寿命预测的影响 | 第87-91页 |
4.2.2 钢筋间净距的影响 | 第91-95页 |
4.2.3 氯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95-98页 |
4.2.4 配筋率的影响 | 第98-10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氯离子环境下细观混凝土耐久性耦合分析 | 第103-127页 |
5.1 细观混凝土计算模型 | 第103-105页 |
5.2 细观混凝土模型下耦合过程的实现 | 第105-113页 |
5.2.1 细观混凝土模型 | 第105-106页 |
5.2.2 过程耦合应用于宏观、细观混凝土模型等效 | 第106-109页 |
5.2.3 混凝土宏、细观模型考虑过程耦合作用下对比分析 | 第109-113页 |
5.3 细观混凝土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113-125页 |
5.3.1 ITZ厚度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5.3.2 随机分布骨料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5.3.3 ITZ扩散性能的影响 | 第118-119页 |
5.3.4 粗骨料粒径影响 | 第119-12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六章 过程耦合分析方法在三维问题中的应用 | 第127-153页 |
6.1 氯离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锈胀破坏过程耦合三维分析方法 | 第127-129页 |
6.2 氯离子环境下混凝土梁使用状态分析 | 第129-136页 |
6.2.1 静置混凝土梁 | 第129-132页 |
6.2.2 三点弯曲混凝土梁 | 第132-136页 |
6.3 氯离子环境下混凝土柱使用状态分析 | 第136-147页 |
6.3.1 静置混凝土柱 | 第137-143页 |
6.3.2 载荷作用下混凝土柱 | 第143-147页 |
6.4 海洋潮汐区混凝土柱的使用状态分析 | 第147-15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51-153页 |
第七章 基于塑性损伤模型的过程耦合分析方法 | 第153-163页 |
7.1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 第153-155页 |
7.2 氯离子侵蚀与混凝土塑性损伤过程耦合分析流程 | 第155-156页 |
7.3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钢筋混凝土锈胀破坏模拟 | 第156-160页 |
7.3.1 混凝土塑性损伤因子 | 第156-157页 |
7.3.2 钢筋混凝土锈胀破坏模拟 | 第157-160页 |
7.4 不同混凝土损伤模型下模拟结果对比 | 第160-161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61-16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63-167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163-165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165-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79-181页 |
致谢 | 第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