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研究思路 | 第17页 |
2.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一、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税收政策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一)马克思主义税收理论 | 第18-20页 |
1.税收与国家的关系 | 第19页 |
2.税收的本质 | 第19页 |
3.税收的作用 | 第19-20页 |
4.税收负担 | 第20页 |
(二)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重要领导人的税收思想 | 第20-23页 |
1.毛泽东的税收思想 | 第20-22页 |
2.陈云的税收思想 | 第22页 |
3.林伯渠的税收思想 | 第22-23页 |
二、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社会及财政概况 | 第23-29页 |
(一)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社会概况 | 第24-27页 |
1.自然地理环境 | 第24页 |
2.军事环境 | 第24-25页 |
3.经济环境 | 第25-26页 |
4.政治环境 | 第26-27页 |
5.社会文化环境 | 第27页 |
(二)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 | 第27-29页 |
三、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税收政策 | 第29-37页 |
(一)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税收政策的基本原则 | 第29-30页 |
1.统一累进,合理负担 | 第29-30页 |
2.合法税制,民主开征 | 第30页 |
(二)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具体税收政策 | 第30-35页 |
1.农业税政策 | 第30-32页 |
2.工商税政策 | 第32-35页 |
(三)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税收政策的特点 | 第35-37页 |
1.浓厚的关税性质 | 第35-36页 |
2.鲜明的保护主义色彩 | 第36页 |
3.经济斗争的工具 | 第36页 |
4.集中统一领导 | 第36-37页 |
四、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税收政策的成效及原因 | 第37-44页 |
(一)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税收政策的成效 | 第37-39页 |
1.保证了财政供给,完善了税收体系 | 第37-38页 |
2.贯彻了为人民服务思想,保障了人民主权 | 第38页 |
3.巩固了根据地政权,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经济 | 第38页 |
4.弘扬了延安精神,积累了精神财富 | 第38-39页 |
(二)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税收政策取得成效的原因 | 第39-44页 |
1.税收政策目标合理 | 第39-40页 |
2.税收政策环境适宜 | 第40-41页 |
3.税收政策主体能力强 | 第41-42页 |
4.税收政策客体积极参与 | 第42-43页 |
5.税收政策自身科学公正 | 第43-44页 |
五、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税收政策对当前我国税收的启示 | 第44-47页 |
(一)筹集财政资金,保证财政供给 | 第44-45页 |
(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环境 | 第45-46页 |
(三)缩小收入差距,保障社会公平 | 第46页 |
(四)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经济发展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