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2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负载型贵金属基纳米复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1.2.1 载体对贵金属纳米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 | 第13-16页 |
1.2.2 载体对贵金属纳米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16-18页 |
1.2.3 载体对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 第18-20页 |
1.3 磁性贵金属基纳米复合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0-30页 |
1.3.1 磁性贵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概述 | 第20-21页 |
1.3.2 有机聚合物磁性贵金属基纳米复合催化材料 | 第21-24页 |
1.3.3 无机磁性贵金属基纳米复合催化材料 | 第24-30页 |
1.4 本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Fe_3O_4@N-Carbon@Pt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和催化性能研究 | 第32-59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3-39页 |
2.2.1 实验药品及材料 | 第33-34页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4-35页 |
2.2.3 水热法制备Fe_3O_4@APF纳米球 | 第35页 |
2.2.4 Fe_3O_4@N-Carbon纳米微球的制备 | 第35页 |
2.2.5 原位还原法制备Fe_3O_4@N-Carbon@Pt纳米复合催化剂 | 第35-36页 |
2.2.6 Fe_3O_4@N-Carbon@Pt纳米复合催化剂催化性能测试 | 第36页 |
2.2.7 碳基磁性微球的耐酸耐碱性及复合催化剂在不同溶剂中相容性研究 | 第36-37页 |
2.2.8 TEM测试 | 第37页 |
2.2.9 SEM测试 | 第37页 |
2.2.10 XPS测试 | 第37页 |
2.2.11 XRD测试 | 第37页 |
2.2.12 拉曼光谱测试 | 第37-38页 |
2.2.13 TGA测试 | 第38页 |
2.2.14 Zeta电位测试 | 第38页 |
2.2.15 元素含量测试 | 第38页 |
2.2.16 FTIR测试 | 第38-39页 |
2.2.17 磁响应性测试 | 第39页 |
2.2.18 催化性能测试 | 第3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9-57页 |
2.3.1 Fe_3O_4@N-Carbon@Pt的合成机制 | 第39-40页 |
2.3.2 核壳结构Fe_3O_4@APF和Fe_3O_4@N-Carbon纳米微球的制备 | 第40-44页 |
2.3.3 聚合物壳层单体添加量对Fe_3O_4@APF纳米微球结构的影响 | 第44-48页 |
2.3.4 Fe_3O_4@N-Carbon@Pt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第48-52页 |
2.3.5 Fe_3O_4@N-Carbon@Pt纳米复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52-55页 |
2.3.6 碳基磁性微球的耐酸耐碱性及复合催化剂在不同溶剂中相容性研究 | 第55-5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3章 Fe_3O_4@N-Carbon@Au@N-Carbon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和催化性能研究 | 第59-89页 |
3.1 引言 | 第59-6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1-66页 |
3.2.1 实验药品及材料 | 第61页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61页 |
3.2.3 原位还原法制备Fe_3O_4@APF@Au纳米复合物 | 第61-62页 |
3.2.4 制备双层壳夹心结构Fe_3O_4@APF@Au@APF纳米复合物 | 第62页 |
3.2.5 Fe_3O_4@N-Carbon@Au@N-Carbon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第62页 |
3.2.6 Fe_3O_4@N-Carbon@Au@N-Carbon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测试 | 第62-63页 |
3.2.7 Fe_3O_4@N-Carbon@Au@N-Carbon复合催化剂催化稳定性测试 | 第63页 |
3.2.8 TEM测试 | 第63页 |
3.2.9 SEM测试 | 第63-64页 |
3.2.10 XPS测试 | 第64页 |
3.2.11 XRD测试 | 第64页 |
3.2.12 拉曼光谱测试 | 第64页 |
3.2.13 TGA测试 | 第64页 |
3.2.14 元素含量测试 | 第64页 |
3.2.15 FTIR测试 | 第64-65页 |
3.2.16 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测试 | 第65页 |
3.2.17 磁响应性测试 | 第65页 |
3.2.18 催化性能测试 | 第65-6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6-87页 |
3.3.1 Fe_3O_4@N-Carbon@Au@N-Carbon纳米复合催化材料的合成机制 | 第66-67页 |
3.3.2 单分散Fe_3O_4@APF@Au@APF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第67-68页 |
3.3.3 Fe_3O_4@N-Carbon@Au@N-Carbon纳米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68-71页 |
3.3.4 Fe_3O_4@N-Carbon@Au@N-Carbon复合催化剂的外层壳厚调控 | 第71-73页 |
3.3.5 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化学组成及晶型结构测试 | 第73-78页 |
3.3.6 磁性纳米复合物的磁响应性研究 | 第78-80页 |
3.3.7 磁性纳米复合物的比表面及孔径分布研究 | 第80-82页 |
3.3.8 Fe_3O_4@N-Carbon@Au@N-Carbon复合催化剂催化稳定性的研究 | 第82-83页 |
3.3.9 Fe_3O_4@N-Carbon@Au@N-Carbon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83-8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4章 Fe_3O_4@Void@N-Carbon@Au@N-Carbon纳米复合催化材料的可控合成和催化性能研究 | 第89-131页 |
4.1 引言 | 第89-9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1-96页 |
4.2.1 实验药品及材料 | 第91页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91页 |
4.2.3 双层壳Fe_3O_4@SiO_2@RF/APF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第91-92页 |
4.2.4 Fe_3O_4@SiO_2@RF/APF@Au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第92页 |
4.2.5 Fe_3O_4@SiO_2@RF/APF@Au@APF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第92-93页 |
4.2.6 Fe_3O_4@SiO_2@N-Carbon@Au@N-Carbon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第93页 |
4.2.7 Fe_3O_4@Void@N-Carbon@Au@N-Carbon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第93页 |
4.2.8 Fe_3O_4@Void@N-Carbon@Au@N-Carbon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测试 | 第93-94页 |
4.2.9 Fe_3O_4@Void@N-Carbon@Au@N-Carbon复合催化剂催化稳定性测试 | 第94页 |
4.2.10 TEM测试 | 第94页 |
4.2.11 XPS测试 | 第94-95页 |
4.2.12 XRD测试 | 第95页 |
4.2.13 拉曼光谱测试 | 第95页 |
4.2.14 元素含量测试 | 第95页 |
4.2.15 FTIR测试 | 第95页 |
4.2.16 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测试 | 第95-96页 |
4.2.17 磁响应性测试 | 第96页 |
4.2.18 催化性能测试 | 第9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6-129页 |
4.3.1 Fe_3O_4@Void@N-Carbon@Au@N-Carbon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合成机制 | 第96-98页 |
4.3.2 双层核壳结构Fe_3O_4@SiO_2@RF/APF纳米微球的制备 | 第98-100页 |
4.3.3 Fe_3O_4@SiO_2@RF/APF纳米微球的SiO_2及聚合物壳层厚度的调控 | 第100页 |
4.3.4 合适壳层厚度Fe_3O_4@SiO_2@RF/APF纳米微球的选取 | 第100-103页 |
4.3.5 Fe_3O_4@SiO_2@RF/APF@Au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第103-104页 |
4.3.6 Fe_3O_4@Void@N-Carbon@Au@N-Carbon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第104-108页 |
4.3.7 热处理前后及刻蚀后样品中元素分布状态分析 | 第108-110页 |
4.3.8 外壳层中活性含氮官能团及高交联结构对Au锚固作用的分析 | 第110-115页 |
4.3.9 样品制备过程中化学结构及晶型结构变化的分析 | 第115-121页 |
4.3.10 磁性纳米复合物的磁响应性研究 | 第121-122页 |
4.3.11 磁性纳米复合物的比表面及孔径分布研究 | 第122-124页 |
4.3.12 Fe_3O_4@Void@N-Carbon@Au@N-Carbon复合催化剂催化稳定性的研究 | 第124-127页 |
4.3.13 Fe_3O_4@Void@N-Carbon@Au@N-Carbon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127-12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结论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5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51-154页 |
致谢 | 第154-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