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基础理论论文

仲景论治阴阳毒的文献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文献综述 阴阳毒的研究概况第8-17页
    参考文献第15-17页
前言第17-18页
材料与方法第18-47页
    1 病名起源第18-24页
    2 阴阳毒病证与治法探讨第24-36页
        2.1 阴阳毒的证候第24-25页
        2.2 阴阳毒的产生的历史背景第25-28页
        2.3 历代医家对“阴阳毒”中阴阳的理解第28-32页
        2.4 现代医家对于“阴阳毒”的理解第32-34页
        2.5 阴阳毒的病因病机第34-35页
        2.6 阴阳毒的病位第35页
        2.7 阴阳毒的治法探讨第35页
        2.8 阴阳毒证治特点探讨第35-36页
    3 阴阳毒的方药探讨第36-45页
        3.1 药物分析第37-39页
        3.2 方剂分析第39-41页
        3.3 方药特点探讨第41-43页
        3.4 历代方论选第43-44页
        3.5 升麻鳖甲汤对后世影响第44-45页
    4 与现代疾病的联系第45-47页
        4.1 系统性红斑狼疮第45页
        4.2 烂喉痧第45-46页
        4.3 急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第46页
        4.4 急性白血病第46页
        4.5 斑疹伤寒第46页
        4.6 艾滋病第46-47页
        4.7 钩端螺旋体病第47页
        4.8 流行性出血热第47页
        4.9 克罗米亚-刚果出血热第47页
结果第47-48页
讨论第48-52页
    1 仲景时代对疫病已有证治经验第48-49页
    2 阴阳毒的形成与个人体质有关第49页
    3 阴阳毒证治体现了临床辨病与辨证的统一第49-50页
    4 首创专病专方,为后世医家治疗毒邪治病提供参考依据第50页
    5 治疗疫病注重透邪,给邪气以出路第50页
    6 为温病学发展提供参考第50-51页
    7 为现代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历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裂纹对紫金山铜矿生物堆浸过程的影响
下一篇:PCOSAct组织结构与实施内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