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重金属冶炼论文--铜论文

微裂纹对紫金山铜矿生物堆浸过程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微生物选矿简述第8页
    1.2 铜矿石研究综述第8-13页
        1.2.1 铜矿资源现状第8-9页
        1.2.2 铜矿堆浸工艺第9-10页
        1.2.3 硫化铜矿生物堆浸机理研究第10-12页
        1.2.4 破碎设备与微裂纹第12-13页
    1.3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3-16页
第二章 矿石性质及试验研究方法第16-27页
    2.1 试验样品第16-21页
        2.1.1 化学多元素分析第16页
        2.1.2 铜物相分析第16-17页
        2.1.3 MLA矿物组成及含量分析第17-18页
        2.1.4 主要金属矿物嵌布特性与赋存状态第18-21页
    2.2 试验试剂和仪器设备第21-22页
        2.2.1 试验试剂第21页
        2.2.2 试验仪器设备第21-22页
    2.3 试验研究方法第22-27页
        2.3.1 样品制备第22-24页
        2.3.2 物料特性研究第24页
        2.3.3 细菌培养试验第24-25页
        2.3.4 摇瓶浸出试验第25页
        2.3.5 柱浸试验第25页
        2.3.6 浸出率计算第25-27页
第三章 不同破碎方式产品物料特性研究第27-35页
    3.1 产品粒度特性第27-30页
        3.1.1 粒度分布第27页
        3.1.2 平均粒度第27-28页
        3.1.3 产品均匀度第28-30页
    3.2 产品金属分布特性第30-31页
    3.3 产品表面及微孔特性第31-33页
    3.4 产品颗粒形状第33-34页
    3.5 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浸矿细菌培养及摇瓶浸出试验第35-50页
    4.1 浸出细菌培养第35-44页
        4.1.1 温度对细菌生长及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第35-38页
        4.1.2 培养基pH对细菌生长及氧化还原特性的影响第38-41页
        4.1.3 矿浆浓度对细菌生长及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第41-44页
    4.2 摇瓶浸出试验第44-49页
        4.2.1 摇瓶浸出pH、Eh变化第45-46页
        4.2.2 摇瓶浸出Cu~(2+)、总Fe浓度变化第46-48页
        4.2.3 铜浸出率变化第48-49页
    4.3 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不同裂纹铜矿石颗粒堆浸试验第50-58页
    5.1 矿堆性质第50-51页
        5.1.1 饱和含水率第50-51页
    5.2 柱浸单因素试验第51-53页
        5.2.1 柱浸喷淋强度第51-52页
        5.2.2 柱浸粒度试验第52-53页
    5.3 柱浸对比试验第53-57页
        5.3.1 柱浸不同裂纹试样对比试验第54页
        5.3.2 柱浸浸出液pH变化与铜浸出率关系第54-56页
        5.3.3 柱浸浸出液Eh变化与铜浸出率关系第56-57页
    5.4 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微裂纹对紫金山铜矿石堆浸的影响第58-67页
    6.1 不同破碎方式裂纹颗粒数目第58页
    6.2 细粒物料微裂纹特性对比第58-60页
        6.2.1 细粒级表面微裂纹第58-59页
        6.2.2 微裂纹特性对摇瓶浸出的影响第59-60页
    6.3 柱浸物料微裂纹特性对比第60-62页
    6.4 不同裂纹颗粒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第62-63页
    6.5 ANSYS扩散模拟第63-65页
    6.6 小结第65-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3页
个人简历第73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73页
发表学术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尾矿坝变形规律分析及其预警预报研究
下一篇:仲景论治阴阳毒的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