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引言 | 第14-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研究动态 | 第15-19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第19-21页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培育的相关概述 | 第21-27页 |
1.1 相关概念概述 | 第21-22页 |
1.1.1 新时代诚信内涵 | 第21-22页 |
1.1.2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培育内涵 | 第22页 |
1.2 大学生诚信培育现状 | 第22-25页 |
1.2.1 大学生诚信总体情况 | 第22-23页 |
1.2.2 大学生对诚信培育的认同 | 第23页 |
1.2.3 大学生对诚信培育的情感 | 第23-24页 |
1.2.4 大学生诚信培育的实践现状 | 第24-25页 |
1.3 大学生诚信的突出问题 | 第25-27页 |
1.3.1 学习中投机取巧 | 第25页 |
1.3.2 人际交往过程当中有所失信 | 第25-26页 |
1.3.3 求职创业中弄虚作假,利用虚假信息进行不实行为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2页 |
2.1 不良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诚信冲击作用明显 | 第27-28页 |
2.2 高校对大学生的诚信培育针对性不强 | 第28-29页 |
2.3 家庭对大学生诚信培育不足 | 第29-30页 |
2.4 大学生功利主义取向影响诚信培育 | 第30页 |
2.5 新媒体不良信息对大学生诚信作用增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培育机遇 | 第32-42页 |
3.1 在十九大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到了新高度 | 第32-34页 |
3.2 “四个自信”为大学生诚信培育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 第34-36页 |
3.2.1 道路自信为大学生诚信培育提供了强大载体 | 第34页 |
3.2.2 理论自信为大学生诚信培育提供了鲜明旗帜 | 第34-35页 |
3.2.3 制度自信为大学生诚信培育提供关键保障 | 第35页 |
3.2.4 文化自信为大学生诚信培育提供了厚重基石 | 第35-36页 |
3.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大学生诚信培育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 第36-39页 |
3.3.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大学生诚信培育提出了新时代的更高标准 | 第36-37页 |
3.3.2 全面深化改革对大学生诚信培育提出了新时代的更高要求 | 第37-38页 |
3.3.3 全面依法治国将为大学生诚信培育提供新时代的法治保障 | 第38页 |
3.3.4 全面从严治党为大学生诚信培育做出了新时代的率先垂范 | 第38-39页 |
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践行为大学生诚信培育提供了良好社会基础 | 第39-40页 |
3.5 全面从严治教,全面从严治学为大学生诚信培育提供了强劲东风 | 第40-42页 |
3.5.1 全面从严治教为教师提供了强力支持 | 第40-41页 |
3.5.2 全面从严治学对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了强力支持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培育路径分析 | 第42-49页 |
4.1 严格社会管理,营造诚信培育大环境 | 第42-44页 |
4.1.1 完善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 第42-43页 |
4.1.2 完善惩罚机制与监督体系 | 第43-44页 |
4.2 家庭诚信培育、学校诚信培育、社会诚信培育要相结合 | 第44-45页 |
4.2.1 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诚信教育体系 | 第44页 |
4.2.2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媒体四位一体的监管系统 | 第44-45页 |
4.3 深化诚信信仰,自觉培育诚信意识 | 第45-46页 |
4.3.1 深化诚信信仰,让诚信真正得以内化于心 | 第45-46页 |
4.3.2 知行合一,使诚信外化于形 | 第46页 |
4.4 利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诚信培育 | 第46-49页 |
4.4.1 新媒体的发展增加了大学生诚信培育的路径 | 第47页 |
4.4.2 新媒体的使用提高了大学生诚信培育的自主性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