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图尔盖盆地1057地区阿克沙布拉克组地震沉积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14页 |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0.2 地震沉积学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0.2.1 理论形成和发展 | 第9页 |
0.2.2 主要技术方法 | 第9-11页 |
0.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0.3.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0.4 主要工作量 | 第13-14页 |
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20页 |
1.1 构造特征 | 第14-17页 |
1.1.1 盆地构造演化 | 第14-15页 |
1.1.2 盆地断裂和构造反转特征 | 第15-17页 |
1.2 沉积地层特征 | 第17页 |
1.3 勘探状况 | 第17-20页 |
1.3.1 南图尔盖盆地勘探情况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区勘探情况 | 第18-20页 |
2 层序地层分析 | 第20-40页 |
2.1 三级层序界面识别和划分方案 | 第20-28页 |
2.1.1 地震层序界面识别 | 第21-22页 |
2.1.2 钻测井层序界面识别 | 第22-25页 |
2.1.3 地震层序与钻测井层序对比 | 第25-27页 |
2.1.4 层序划分方案 | 第27-28页 |
2.2 阿克沙布拉克组四级层序划分 | 第28-30页 |
2.2.1 钻井四级层序划分 | 第28-29页 |
2.2.2 地震剖面四级层序识别与追踪 | 第29-30页 |
2.3 层序地层特征 | 第30-33页 |
2.3.1 层序界面特征 | 第30-31页 |
2.3.2 层序地层展布与充填特征 | 第31-33页 |
2.4 重点层序(SQ8)沉积相类型与展布 | 第33-40页 |
2.4.1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 第33-37页 |
2.4.2 沉积相展布 | 第37-40页 |
3 地震沉积学分析 | 第40-57页 |
3.1 地层切片特征 | 第40-43页 |
3.2 分频处理 | 第43-45页 |
3.3 地震属性提取和分析 | 第45-53页 |
3.4 地震相划分 | 第53-55页 |
3.5 沉积相特征 | 第55-57页 |
4 有利勘探目标预测与评价 | 第57-69页 |
4.1 圈闭类型与分布 | 第57-60页 |
4.2 圈闭预测 | 第60-65页 |
4.3 圈闭评价 | 第65-69页 |
4.3.1 圈闭储集能力 | 第65-67页 |
4.3.2 生储盖组合 | 第67-69页 |
5 结论与认识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