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黔北凤冈一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储层沉积特征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性质第10页
    1.2 研究目的任务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思路第11-12页
    1.4 工作进展与完成工作量第12-13页
    1.5 主要成果认识第13-16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6-23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16-17页
    2.2 研究区构造背景第17-20页
        2.2.1 凤冈一区构造演化第17-19页
        2.2.2 构造地质特征第19-20页
    2.3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及分布第20-23页
第三章 牛蹄塘组与龙马溪组页岩地质特征第23-34页
    3.1 标准剖面刻画第24-31页
        3.1.1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第24-27页
        3.1.2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第27-31页
    3.2 地层横向展布特征第31-34页
        3.2.1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第31-32页
        3.2.2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第32-34页
第四章 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第34-54页
    4.1 页岩矿物学特征第34-37页
        4.1.1 页岩矿物含量分析第34-36页
        4.1.2 矿物含量平面变化特征第36-37页
    4.2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第37-43页
        4.2.1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第37-40页
        4.2.2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第40-43页
    4.3 页岩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第43-46页
        4.3.1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第44-45页
        4.3.2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第45-46页
    4.4 页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与沉积环境第46-54页
        4.4.1 微量元素富集特征第46-48页
        4.4.2 沉积环境第48-54页
第五章 牛蹄塘组与龙马溪组层序地层特征第54-65页
    5.1 层序划分及其界面特征第54-56页
    5.2 牛蹄塘组层序地层特征第56-60页
        5.2.1 牛蹄塘组典型剖面层序地层分析第58-60页
        5.2.2 连井(剖面)层序对比第60页
    5.3 龙马溪组层序地层特征第60-65页
        5.3.1 龙马溪组典型剖面层序地层分析第61-63页
        5.3.2 连井(剖面)层序对比第63-65页
第六章 牛蹄塘组与龙马溪组沉积特征第65-82页
    6.1 沉积相类型与识别标志第65-75页
        6.1.1 岩石学标志第65-67页
        6.1.2 沉积构造标志第67-68页
        6.1.3 古生物标志第68-70页
        6.1.4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第70-75页
    6.2 牛蹄塘组沉积相分析第75-78页
        6.2.1 绥页1井(单井)牛蹄塘组沉积相分析第75-77页
        6.2.2 牛蹄塘组连剖面沉积相分析第77页
        6.2.3 牛蹄塘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第77-78页
    6.3 龙马溪组沉积相分析第78-82页
        6.3.1 岩上口剖面龙马溪组沉积相分析第78-80页
        6.3.2 龙马溪组连剖面沉积相分析第80-81页
        6.3.3 龙马溪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第81-82页
第七章 黑色页岩成因与沉积展布第82-88页
    7.1 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成因第82-84页
    7.2 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沉积展布第84-85页
    7.3 龙马溪组组黑色页岩成因第85-86页
    7.4 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沉积展布第86-88页
结论第88-90页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附录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原油中烷基苯地球化学特征
下一篇:南图尔盖盆地1057地区阿克沙布拉克组地震沉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