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协同参与--以四川藏区H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一、绪论第11-19页
    (一) 研究缘起第11页
    (二) 问题提出第11-12页
    (三) 文献述评第12-17页
        1. 关于村民参与的研究第12-13页
        2. 关于村庄社会资本的研究第13-16页
        3. 关于协同治理的研究第16-17页
    (四)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17-19页
        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第19-25页
    (一) 关于村庄信任、村庄网络、村庄互惠概念的建构第19-21页
        1. 国外关于信任、网络、互惠的研究第19-20页
        2. 国内关于村庄信任、村庄网络、村庄互惠的研究第20页
        3. 本文的主要概念第20-21页
    (二) 社会资本视角下协同参与分析框架的建构与概述第21-25页
        1. 分析框架的提出第21-23页
        2. 分析框架的概述第23-25页
三、个案介绍第25-28页
    (一) H村概况第25页
    (二) H村村民积极参与的图景第25-28页
四、起始条件:多元主体的资本禀赋第28-33页
    (一) 主体各自优势及行动第28-30页
        1. 村委会:以政治资本为主的资源禀赋第28-29页
        2. 寺院:以宗教资本为主的资源禀赋第29-30页
        3. 议事会:以道德权威为主的资源禀赋第30页
    (二) 参与动机及合作第30-33页
五、信任的形塑:参与合力的达成第33-40页
    (一) 政治信任:权力的策略性运作第33-35页
    (二) 宗教信任:地方性知识的充分运用第35-37页
    (三) 道德顺从:村庄舆论的规制第37-40页
六、网络的活络:村民主体性的培育第40-46页
    (一) 村委会治理网络:参与动力的增强第40-42页
        1. 提高参与效能感,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第40-41页
        2. 保证村民话语权,实现决策公共性第41页
        3. 积极链接资源,增强村民参与动力第41-42页
    (二) 寺庙宗教文化网络:村庄认同的增强第42-43页
    (三) 议事会自治网络:公民精神的发育第43-46页
七、互惠的达成:参与成果的共享第46-51页
    (一) 村庄治理走向良治第46-47页
    (二) 互惠共生关系的加强第47-48页
    (三) 传统道德得以维系第48-51页
八、结论与讨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财政信息公开的制度构建
下一篇:合作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互动困境--以黄村养老院兴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