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AMTEC/TAR电冷联产系统性能评价与参数分析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主要符号表第9-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AMTEC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2 吸收式制冷用于余热回收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7-19页
2 理论分析模型第19-35页
    2.1 物理模型第19-22页
        2.1.1 碱金属热电转换器(AMTEC)第19-20页
        2.1.2 三效吸收式制冷(TAR)系统第20-21页
        2.1.3 AMTEC/TAR联合系统第21-22页
    2.2 数学模型第22-32页
        2.2.1 AMTEC数学模型第22-28页
        2.2.2 TAR数学模型第28-30页
        2.2.3 热经济性计算模型第30-32页
    2.3 模型验证第32-35页
3 AMTEC性能(火用)分析第35-45页
    3.1 AMTEC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35-38页
    3.2 冷凝温度对AMTEC系统性能的影响第38-40页
    3.3 电极电流密度对AMTEC系统性能的影响第40-41页
    3.4 热源温度对各部分(火用)损的影响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5页
4 AMTEC/TAR系统性能分析第45-69页
    4.1 AMTEC冷凝温度对联合系统性能的影响第45-49页
    4.2 AMTEC外接负载对联合系统性能的影响第49-52页
    4.3 TAR吸收温度对联合系统性能的影响第52-55页
    4.4 TAR中压发生器发生压力对联合系统性能的影响第55-59页
    4.5 中、低压发生器发生温度对联合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第59-61页
    4.6 AMTEC电极总面积对联合系统热经济性的影响第61-63页
    4.7 BASE温度对联合系统性能的影响第63-65页
    4.8 不同AMTEC蒸发温度下联合系统(火用)效率最优化第65-66页
    4.9 本章小结第66-6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9-73页
    5.1 结论第69-71页
    5.2 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断路器不完全分闸诱发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研究
下一篇:基于齿隙效应补偿的机电传动系统高性能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