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图像处理的结构面迹线自动检测及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7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5页
        1.2.1 岩体结构面信息获取方法研究现状第8-11页
        1.2.2 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3 岩体质量评价指标参数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第15-17页
2 岩体结构面信息自动检测第17-41页
    2.1 概述第17-18页
    2.2 边缘检测基本原理第18-25页
        2.2.1 边缘检测基本概念第18页
        2.2.2 基于灰度梯度的传统边缘检测第18-22页
        2.2.3 新型边缘检测算子第22-25页
    2.3 基于相位一致性的岩体结构面迹线检测第25-36页
        2.3.1 相位一致性边缘检测算法第25-27页
        2.3.2 分段线连接第27-31页
        2.3.3 相位一致性边缘检测算例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1-36页
    2.4 结构面迹线三维坐标的转换方法第36-40页
        2.4.1 概述第36-37页
        2.4.2 基于SIFT算法的图像特征提取和匹配第37-38页
        2.4.3 基于DLT法的匹配点对坐标转换第38-39页
        2.4.4 结构面迹线三维坐标的转换实例第39-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3 岩体质量评价指标参数获取第41-57页
    3.1 结构面三维迹线网络第41-42页
    3.2 结构面产状分组第42-45页
        3.2.1 模糊聚类解译产状及分组第42-44页
        3.2.2 结构面产状解译与分组实例第44-45页
    3.3 结构面迹长第45-47页
        3.3.1 结构面迹长计算第45页
        3.3.2 结构面迹长统计分析第45-47页
    3.4 结构面间距第47-49页
        3.4.1 结构面间距计算第47-48页
        3.4.2 结构面间距统计分析第48-49页
    3.5 结构面粗糙度第49-52页
        3.5.1 分形维数法计算JRC第50-51页
        3.5.2 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统计分析第51-52页
    3.6 块体体积第52-53页
        3.6.1 岩体块体体积计算第52页
        3.6.2 岩体块体体积统计分析第52-53页
    3.7 连通性第53-56页
        3.7.1 I-Y-X连通性概述和计算第53-55页
        3.7.2 I-Y-X连通性统计分析第55-56页
    3.8 本章小结第56-57页
4 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第57-77页
    4.1 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概述第57-58页
    4.2 GSI系统的岩体质量评价第58-65页
        4.2.1 岩石地质强度指标GSI的计算方法第58-60页
        4.2.2 GSI系统的指标参数计算第60-61页
        4.2.3 岩体GSI质量评价区间概率分析第61-65页
    4.3 基于三维指标参数DRMR分类的岩体质量评价第65-76页
        4.3.1 基于二维指标参数的DRMR分类方法第65-67页
        4.3.2 基于三维指标参数的DRMR分类方法第67-72页
        4.3.3 岩体三维DRMR分类质量评价区间概率分析第72-75页
        4.3.4 三维DRMR分类与GSI系统的质量评价对比与分析第75-76页
    4.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5.1 结论第77-78页
    5.2 展望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附录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信在公共档案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31家省级公共档案馆的调查
下一篇:无芯片RFID标签的设计及抗金属标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