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概述 | 第14-27页 |
第一节 “徐玉玉”案件引发的思考 | 第14-19页 |
一、徐玉玉案件的始末 | 第14-16页 |
二、“徐玉玉”案件发生的原因 | 第16-19页 |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 | 第19-23页 |
一、个人信息的基本涵义 | 第19-21页 |
二、大数据的内涵和特点 | 第21-22页 |
三、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影响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必要性 | 第23-27页 |
一、防范个人信息的泄露 | 第23-24页 |
二、协调信息公开和信息保护的关系,促进信息自由流动 | 第24-25页 |
三、防范新的国际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顺利开展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大数据时代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透视 | 第27-32页 |
第一节 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呈碎片化状态 | 第27-28页 |
一、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现状 | 第27-28页 |
二、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现状 | 第28页 |
第二节 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问题 | 第28-32页 |
一、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立法层面的问题 | 第28-29页 |
二、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执法层面的问题 | 第29-30页 |
三、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救济层面的问题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大数据时代域外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考察 | 第32-38页 |
第一节 欧美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考察 | 第32-35页 |
一、美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现状及历史发展 | 第32-34页 |
二、欧盟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现状及历史发展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欧美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38页 |
一、欧美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优点 | 第35-36页 |
二、“场景与风险”理论对个人信息保护模式的影响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思考 | 第38-48页 |
第一节 建立健全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法律体系 | 第38-41页 |
一、制定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 第38-39页 |
二、协调政府信息公开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关系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加强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监管 | 第41-43页 |
一、明确监管执法机构的职权 | 第41-42页 |
二、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制度 | 第42-43页 |
第三节 促进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落到实处 | 第43-48页 |
一、实现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程序化 | 第44-45页 |
二、完善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救济制度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