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空间斜入射时核电结构土—结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核电结构土-结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 第13-15页 |
1.2.2 粘弹性人工边界研究 | 第15-17页 |
1.2.3 地震波斜入射问题实现研究 | 第17-18页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平面波任意角度入射波动散射问题输入的实现 | 第22-38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平面波任意入射方向时的自由场分析 | 第22-23页 |
2.3 透射人工边界的实现 | 第23-25页 |
2.4 粘弹性人工边界的实现 | 第25-27页 |
2.4.1 SH波情形 | 第27页 |
2.4.2 P-SV波情形 | 第27页 |
2.5 数值算例 | 第27-35页 |
2.5.1 简单验证 | 第29-30页 |
2.5.2 角度影响 | 第30-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第三章 空间入射角度对核电结构响应的影响 | 第38-62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本章并行的实现方法 | 第38-40页 |
3.2.1 土体子区域的并行计算 | 第39-40页 |
3.3 基本计算理论 | 第40-43页 |
3.3.1 上部结构运动 | 第40页 |
3.3.2 下部土体/上部结构对基础的作用力 | 第40-41页 |
3.3.3 基础的运动 | 第41-43页 |
3.4 计算模型及参数 | 第43-46页 |
3.4.1 核电模型介绍 | 第43-44页 |
3.4.2 土体模型介绍 | 第44-46页 |
3.5 算例结果分析 | 第46-60页 |
3.5.1 SV波空间入射情形 | 第46-53页 |
3.5.2 SH波空间入射情形 | 第53-56页 |
3.5.3 P波空间入射情形 | 第56-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设计地震动下核电结构土-结相互作用分析 | 第62-76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基本理论 | 第62-63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63-74页 |
4.3.1 模型参数 | 第63-65页 |
4.3.2 算例结果 | 第65-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80页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76-78页 |
5.2 进一步的研究意见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