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械动力学论文

变载荷工作条件下准零刚度系统特性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1.2 声隔振技术的分类及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主动隔振第8-9页
        1.2.2 被动隔振第9页
        1.2.3 半主动隔振第9-10页
    1.3 准零刚度隔振器研究现状第10-14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2 准零刚度结构设计第16-30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准零刚度原理第16-17页
    2.3 正刚度结构设计第17-24页
        2.3.1 材料非线性第18-20页
        2.3.2 几何非线性第20页
        2.3.3 气压载荷变化第20-21页
        2.3.4 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1-22页
        2.3.5 空气弹簧正刚度元件力学特性分析第22-24页
    2.4 负刚度结构设计第24-28页
        2.4.1 负刚度实现原理第24-25页
        2.4.2 负刚度机构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5-26页
        2.4.3 负刚度机构力学特性分析第26-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30页
3 变载荷条件下准零刚度的实现第30-39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柔性机构第30-34页
        3.2.1 柔性机构特点第30-31页
        3.2.2 柔性机构分类第31页
        3.2.3 柔性铰链分类第31-34页
    3.3 柔性机构设计与分析第34-37页
        3.3.1 柔性机构设计第34页
        3.3.2 结构参数对柔性机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4-36页
        3.3.3 有限元建模与分析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4 准零刚度系统静态特性分析第39-48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定载荷条件下的静态特性第39-42页
    4.3 变载荷条件下的静态特性第42-45页
        4.3.1 变载荷准零刚度系统的影响因子第42-44页
        4.3.2 变载荷准零刚度系统静态特性分析第44-45页
    4.4 含柔性与不含柔性隔振系统的比较第45-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5 准零刚度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第48-59页
    5.1 引言第48页
    5.2 非线性系统动力学建模和求解第48-54页
        5.2.1 幅频函数分析第50-52页
        5.2.2 跳跃频率及影响因素分析第52-54页
    5.3 准零刚度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第54-56页
        5.3.1 不含柔性机构准零刚度系统动力学分析第54-55页
        5.3.2 含柔性机构动力学分析第55-56页
    5.4 模态分析第56-57页
    5.5 隔振系统谐响应分析第57-58页
    5.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KPCA和逻辑回归模型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研究
下一篇:谐波齿轮传动双圆弧齿廓参数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