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3-22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二)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四)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0-21页 |
(五)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21-22页 |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管理现状 | 第22-29页 |
(一)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 | 第22-23页 |
(二)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管理现状 | 第23-26页 |
1. 法律法规方面 | 第23-24页 |
2. 机构设置 | 第24-25页 |
3. 政策方面 | 第25-26页 |
4. 监督管理方面 | 第26页 |
(三)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6-29页 |
1. 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26页 |
2. 体制机制不健全 | 第26-27页 |
3. 政策执行力不强 | 第27页 |
4. 监督管理不到位 | 第27页 |
5. 社会参与程度不高 | 第27-29页 |
二、典型研究——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 | 第29-43页 |
(一) 吴江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管理现状 | 第29-38页 |
1. 吴江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 | 第29-36页 |
2. 吴江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管理现状 | 第36-38页 |
(二) 吴江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1. 前端居民分类效率不高 | 第38-39页 |
2. 社区基层力不从心 | 第39页 |
3. 配套措施不完善 | 第39-40页 |
4. 政府单方推动阻碍多 | 第40页 |
(三) 吴江区垃圾分类处理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0-43页 |
1. 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 | 第40-41页 |
2. 非政府组织协调力度不够 | 第41页 |
3. 企业参与不足,市场化经验欠缺 | 第41-42页 |
4. 政府单方面运作存在局限性 | 第42-43页 |
三、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43-47页 |
(一) 国内经验 | 第43-44页 |
1. 台湾模式 | 第43-44页 |
2. 北京模式 | 第44页 |
(二) 国外经验 | 第44-47页 |
1. 日本模式 | 第44-45页 |
2. 德国模式 | 第45-47页 |
四、完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管理的相关对策 | 第47-53页 |
(一) 增强公民垃圾分类意识,全民参与垃圾分类 | 第47-48页 |
(二) 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度,扩大非政府组织影响力 | 第48页 |
(三) 激发企业积极性,市场运作强经验 | 第48-50页 |
(四) 加强政府引导,做好“掌舵者”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