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8页 |
1.1 低阶煤及其制浆技术 | 第15-20页 |
1.1.1 褐煤水煤浆技术 | 第16页 |
1.1.2 长焰煤 | 第16-17页 |
1.1.3 弱黏煤 | 第17页 |
1.1.4 不黏煤 | 第17-18页 |
1.1.5 低阶烟煤水煤浆制备技术 | 第18-19页 |
1.1.6 低阶煤水煤浆生产技术的发展 | 第19-20页 |
1.2 优选粒度配比提浓技术 | 第20-23页 |
1.2.1 分段研磨制浆技术 | 第22-23页 |
1.2.2 高压均质制浆技术 | 第23页 |
1.3 煤浆添加剂的适用性研究 | 第23-27页 |
1.3.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第24-26页 |
1.3.2 稳定剂 | 第26-27页 |
1.3.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第27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7-28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8-34页 |
2.1 实验研究背景 | 第28-30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8页 |
2.1.2 技术路线及实验流程设计 | 第28-30页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0页 |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30-34页 |
2.3.1 煤浆的制作和样品采集方法步骤 | 第30-31页 |
2.3.2 水煤浆浓度的分析方法 | 第31页 |
2.3.3 粘度的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2.3.4 水煤浆的流变性分析方法 | 第32页 |
2.3.5 浆体粒度的测量方法步骤 | 第32-34页 |
3 煤炭成浆性及掺配研究 | 第34-50页 |
3.1 煤炭成浆性研究 | 第34-42页 |
3.1.1 煤粉的制备 | 第36-37页 |
3.1.2 褐煤成浆性研究 | 第37-38页 |
3.1.3 长焰煤成浆性研究 | 第38-39页 |
3.1.4 配煤对气化用煤浆性质的影响研究 | 第39-42页 |
3.2 褐煤与长焰煤的配煤应用研究 | 第42-49页 |
3.3 小结 | 第49-50页 |
4 气化用水煤浆制备技术及提浓研究 | 第50-60页 |
4.1 分段研磨技术制浆应用分析 | 第51-52页 |
4.1.1 分段研磨技术 | 第51页 |
4.1.2 分段研磨水煤浆特性分析 | 第51-52页 |
4.2 高品质煤浆掺配应用分析 | 第52-54页 |
4.2.1 高品质煤浆掺配试验数据分析 | 第52-54页 |
4.2.2 最佳掺配比例确定及气化用高品质煤浆特性分析 | 第54页 |
4.3 气化用高品质煤浆工艺优化 | 第54-56页 |
4.4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6-58页 |
4.4.1 理论计算依据 | 第56-57页 |
4.4.2 煤浆浓度增加产生的经济效益预测 | 第57-58页 |
4.5 小结 | 第58-60页 |
5 煤浆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 第60-70页 |
5.1 萘系表面活性剂的制取研究 | 第60-62页 |
5.1.1 概述 | 第60-62页 |
5.1.2 萘磺酸系表面活性剂的制取 | 第62页 |
5.2 木质素系表面活性剂的制取研究 | 第62-64页 |
5.2.1 概述 | 第62-63页 |
5.2.2 木质素系表面活性剂的制取 | 第63-64页 |
5.3 复配添加剂研究 | 第64-69页 |
5.4 小结 | 第69-70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表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2-84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4-86页 |
附件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