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遗传学论文

基于多组学数据对福寿螺生物入侵机制的探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6页
    第一节 生物入侵的危害和机制假说第10-15页
        一、生物入侵的定义第10-11页
        二、生物入侵的危害第11-13页
        三、生物入侵的机制假说第13-15页
    第二节 福寿螺入侵的现状和研究进展第15-25页
        一、福寿螺生态及遗传学研究进展第15-17页
        二、福寿螺入侵造成的危害第17-19页
        三、福寿螺的环境适应能力第19-24页
        四、福寿螺的组学研究现状第24-25页
    第三节 本研究的特色和研究意义第25-26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6-38页
    第一节 实验材料第26-27页
        一、实验涉及的动物第26页
        二、实验采用的主要仪器第26-27页
    第二节 实验方法第27-38页
        一、福寿螺刺激处理及样品的收集第27-28页
        二、福寿螺的DNA提取第28-29页
        三、福寿螺的DNA的建库和测序第29页
        四、福寿螺的基因组预估第29-30页
        五、福寿螺的基因组的组装第30页
        六、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第30-31页
        七、同源基因家族的鉴定和系统发生分析第31-32页
        八、福寿螺各组织总RNA提取第32-34页
        九、转录组建库和测序第34页
        十、转录组数据的处理第34-35页
        十一、加权互作网络分析(WGCNA,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analysis)第35页
        十二、肠道宏基因组数据的处理第35-37页
        十三、数据的统计处理第37-38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38-64页
    第一节 福寿螺基因组的组装和注释第38-47页
        一、测序数据概要第38页
        二、福寿螺基因组的预估第38-39页
        三、福寿螺基因组的组装第39-44页
        四、福寿螺基因组的基因预测第44-46页
        五、福寿螺基因的功能注释第46-47页
    第二节 福寿螺的进化特征分析第47-52页
        一、福寿螺的直系同源家族基因分析第47-48页
        二、福寿螺与近源软体动物的系统发生分析第48-49页
        三、福寿螺的重复序列分析第49-52页
    第三节 以转录组为基础的功能组学分析第52-61页
        一、福寿螺转录组总述第52-53页
        二、福寿螺的细胞稳态系统第53-56页
        三、福寿螺的卵黄外周蛋白第56-58页
        四、福寿螺免疫系统第58页
        五、福寿螺应对压力的分子策略第58-61页
    第四节 福寿螺肠道宏基因组分析第61-64页
第四章 讨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降水变化对准噶尔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及其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下一篇:蛋白质分子构象运动及其别构效应的粗粒化分子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