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投资型人身保险概述 | 第16-26页 |
第一节 投资型人身保险的定义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投资型人身保险的分类及特征 | 第17-21页 |
一、分红保险 | 第17-18页 |
二、投资连结保险 | 第18-19页 |
三、万能保险 | 第19-21页 |
第三节 投资型人身保险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21-26页 |
一、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发生了变化 | 第22-23页 |
二、保险人的业务结构发生了变化 | 第23-24页 |
三、投资型人身保险在我国保险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域外投资型人身保险的监管概况及经验分析 | 第26-37页 |
第一节 域外投资型人身保险监管概况 | 第26-35页 |
一、美国对投资型人身保险的监管 | 第26-30页 |
二、英国对投资型人身保险的监管 | 第30-33页 |
三、我国台湾地区对投资型人身保险监管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域外投资型人身保险监管经验分析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我国投资型人身保险的监管现状及评估 | 第37-43页 |
第一节 我国投资型人身保险监管现状 | 第37-40页 |
一、法律规范适用 | 第37-39页 |
二、监管主体设置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我国投资型人身保险监管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分析 | 第40-43页 |
一、立法缺陷导致法律监管依据缺乏 | 第40页 |
二、分业监管模式导致监管困难 | 第40-41页 |
三、监管部门改革意识不足导致监管严重滞后 | 第41页 |
四、不当销售损害投保人合法权益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投资型人身保险监管的建议 | 第43-51页 |
第一节 监管主体的确立和补充 | 第43-46页 |
一、明确产品性质,强化保监会监管地位 | 第43-45页 |
二、积极发挥行业组织及其他外部力量的作用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对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的有效监管 | 第46-49页 |
一、强化投资账户管理主体的专业性及其责任 | 第46-47页 |
二、维护市场正常竞争,促进行业稳定发展 | 第47页 |
三、完善投资型人身保险销售规制,规范产品销售 | 第47-48页 |
四、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改革监管理念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消费者利益保护的完善 | 第49-51页 |
一、加强保险知识教育,引入“合适性”制度 | 第49-50页 |
二、健全纠纷解决制度,维护交易公平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