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空果皮籽粒基因Emp60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7页
    1.1 玉米籽粒的发育过程第10-15页
    1.2 玉米籽粒突变体研究进展第15-27页
    1.3 植物中的PPR蛋白第27-31页
    1.4 植物中的RNA编辑第31-35页
    1.5 植物细胞器RNA的5'和3'末端加工第35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5-3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7-61页
    2.1 实验材料第37页
    2.2 所用试剂、载体及菌株第37-38页
    2.3 常用实验仪器及型号第38-39页
    2.4 常用培养基、抗生素及配方第39-40页
    2.5 主要实验方法第40-61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61-85页
    3.1 emp601突变体的获得和表型分析第61-65页
    3.2 Emp601的定位第65-66页
    3.3 转基因互补验证第66-67页
    3.4 EMP601蛋白序列特征第67-69页
    3.5 EMP601定位于线粒体第69页
    3.6 Emp601的表达模式第69-71页
    3.7 EMP601影响ccmF_N-137、ccmF_N-190、ccmF_N-743、ccmF_N-790和ccmF_N-824五个位点的RNA编辑第71-76页
    3.8 EMP601影响ccmF_N的5'末端加工第76-77页
    3.9 emp601中ccmF_N的转录水平没有下降,ccmF_N蛋白含量明显下降第77-79页
    3.10 EMP601功能缺失影响线粒体复合物Ⅲ的组装和功能第79-80页
    3.11 emp601突变体中交替氧化酶含量增加第80-82页
    3.12 emp601突变体的线粒体超微结构受损第82-83页
    3.13 emp601突变体籽粒代谢异常第83-84页
    3.14 结果总结第84页
    3.15 结论第84-85页
第四章 讨论第85-89页
参考文献第89-107页
致谢第107-109页
附录第109-113页
作者简介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通小麦2D染色体株高和穗长QTL的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
下一篇:胶东地区鸡Ⅰ群禽腺病毒的致病性及防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