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诉讼视听传输技术开庭方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1页
一、民事诉讼视听传输技术开庭方式概述第11-19页
    (一)民事诉讼视听传输技术开庭方式的概念第11-12页
    (二)民事诉讼视听传输技术开庭方式的理论基础第12-15页
        1.平等接近正义第12-13页
        2.诉讼成本与收益相平衡第13-14页
        3.保障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第14-15页
    (三)民事诉讼视听传输技术开庭方式的实践价值第15-19页
        1.视听传输技术开庭对程序效率的增益第15-16页
        2.视听传输技术开庭对审判公正的促进第16-17页
        3.视听传输技术开庭对当事人权利的保障第17-19页
二、域外民事诉讼视听传输技术开庭方式的立法考察第19-24页
    (一)域外民事诉讼视听传输技术开庭方式的立法例第19-23页
        1.美国的相关规定第19-20页
        2.英国的相关规定第20-21页
        3.德国的相关规定第21-22页
        4.韩国的相关规定第22-23页
    (二)域外国家立法对我国的启示第23-24页
三、我国民事诉讼视听传输技术开庭方式的立法与实践第24-32页
    (一)我国民事诉讼视听传输技术开庭方式的立法分析第24-25页
    (二)我国民事诉讼视听传输技术开庭的实践历程第25-29页
    (三)我国民事诉讼视听传输技术开庭的实践经验第29-32页
        1.杭州互联网法院建设经验第29-30页
        2.吉林省电子法庭建设经验第30-32页
四、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视听传输技术开庭方式的建议第32-40页
    (一)明确视听传输技术开庭程序的原则第32-34页
        1.时地灵活原则第32页
        2.程式严肃原则第32-33页
        3.硬件保障原则第33-34页
    (二)明确视听传输技术开庭的适用范围第34-36页
        1.审级适用范围第34-35页
        2.案件适用范围第35-36页
    (三)明确视听传输技术开庭的启动途径第36-37页
        1.当事人申请的方式第36页
        2.法院建议的方式第36-37页
    (四)设计视听传输技术庭审各阶段的特别要求第37-40页
        1.视听传输技术开庭之审理前准备阶段的设计第37页
        2.视听传输技术开庭之开庭准备阶段的设计第37-38页
        3.视听传输技术开庭之法庭调查阶段的设计第38-39页
        4.视听传输技术开庭之法庭辩论阶段的设计第39页
        5.视听传输技术开庭之宣告判决与文书送达阶段的设计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呆账法律规制研究
下一篇:行政补偿诉讼调解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