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22页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一)经济民主 | 第9-10页 |
(二)社会联盟范式 | 第10-13页 |
(三)美国反垄断政策 | 第13-1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20页 |
(二)个案分析法 | 第20页 |
(三)比较分析法 | 第20页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20页 |
五、研究框架 | 第20-22页 |
第一章 社会联盟范式的理论与应用 | 第22-34页 |
第一节 经济政策的政治基础 | 第22-27页 |
第二节 从利益集团到政策议题 | 第27-29页 |
第三节 社会联盟范式之于反垄断法的分析潜力 | 第29-34页 |
一、经济政策属性与政治干预特色 | 第30页 |
二、类阶级的社会联盟划分 | 第30-34页 |
第二章 严格的美式反垄断政策 | 第34-44页 |
第一节 反托拉斯法律体系的建立与标准石油案 | 第34-39页 |
一、垄断经济对美国社会的压迫 | 第34-36页 |
二、游离不定的政客群体 | 第36-39页 |
第二节 日本反垄断法立法始末:一项国别比较 | 第39-44页 |
一、强制移植的经济政策舶来品 | 第40-41页 |
二、美式反垄断与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矛盾 | 第41-44页 |
第三章 当代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弱化趋势 | 第44-52页 |
第一节 合众国诉微软案的和解 | 第44-48页 |
第二节 当代美国反垄断政策的经济基础 | 第48-50页 |
第三节 社会联盟理论对美国反垄断政策史的替代性解释 | 第50-52页 |
第四章 试论反垄断政策调整当代政企关系的效度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