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既有法律概念及其有效性理论概述 | 第11-28页 |
一、自然法学 | 第11-17页 |
(一)希腊:自然法观念的萌芽和命令说的暗示 | 第11-12页 |
(二)罗马:自然法理论的成熟和同意说的萌芽 | 第12-14页 |
(三)中世纪:自然法的理性化和命令说与契约说的博弈 | 第14-17页 |
二、分析实证法学 | 第17-22页 |
(一)边沁和奥斯丁:拨开自然法迷雾的实证主义 | 第17-18页 |
(二)凯尔森:法律规范命题和基本规范 | 第18-20页 |
(三)哈特:初级规则+次级规则理论和承认规则 | 第20-22页 |
三、既有法社会学 | 第22-28页 |
(一)埃利希:“活法”理论和社会基础 | 第22-23页 |
(二)韦伯:“形式理性法”理论和社会条件 | 第23-25页 |
(三)涂尔干:社会事实的符号载体和社会变迁 | 第25-28页 |
第二章 何谓法律规范及其有效性的自我生成 | 第28-40页 |
一、现代法律遭遇“不确定性”难题 | 第28-32页 |
(一)复杂性和偶联性的“自然状态” | 第28-30页 |
(二)法律领域的双重偶联性 | 第30-31页 |
(三)双重偶联性下的“不确定性”难题 | 第31-32页 |
二、规范有效性的自我生成 | 第32-36页 |
(一)以稳定性应对不确定性难题 | 第32-34页 |
(二)追问应然以重构法律生产机制 | 第34页 |
(三)规范的无条件有效性 | 第34-36页 |
三、法律规范的自我生成性 | 第36-40页 |
(一)从功能的角度理解法律 | 第36-37页 |
(二)法律规范是选择性成就 | 第37-38页 |
(三)法律是自我生成的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法律规范实现自我生成的理论建构 | 第40-58页 |
一、法律规范的时间维度选择制裁 | 第41-45页 |
(一)预期遭遇不确定的时间压力 | 第41页 |
(二)应对时间压力的多元策略选择 | 第41-43页 |
(三)制裁及其功能的演化选择 | 第43-45页 |
二、法律规范的事实维度选择条件程式 | 第45-50页 |
(一)预期遭遇不确定的事实压力 | 第45-46页 |
(二)事实维度的多元抽象层次 | 第46-48页 |
(三)条件程式是最佳稳定化方案 | 第48-50页 |
三、法律规范的社会维度分离出专业角色 | 第50-58页 |
(一)预期遭遇不确定的社会压力 | 第50-51页 |
(二)社会演化前期的制度化 | 第51-53页 |
(三)现代社会以专业角色重构制度化 | 第53-58页 |
第四章 法律自我生成论的理论突破和贡献 | 第58-62页 |
一、法律自我生成论的理论突破 | 第58-59页 |
(一)对自然法学理论“应然”的瓦解 | 第58页 |
(二)对分析实证法学中高阶规范的破除 | 第58-59页 |
(三)对既有法社会学的片面局限性的突破 | 第59页 |
二、法律自我生成论的理论贡献 | 第59-62页 |
(一)将法律规范溯源至社会文明开端 | 第59-60页 |
(二)走向更“纯粹”的法社会学理论 | 第60页 |
(三)对法律规范的功能的重置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