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38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6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9-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36页 |
1.2.1 可缩式接头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2 让压锚杆研究现状 | 第18-27页 |
1.2.3 U型钢拱形可缩性支架研究现状 | 第27-35页 |
1.2.4 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6-3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36页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36-38页 |
第2章 大变形软弱围岩隧道支护结构及分类研究 | 第38-54页 |
2.1 软弱围岩变形机理及分类标准 | 第38-44页 |
2.1.1 软岩定义及力学特征 | 第38-39页 |
2.1.2 隧道围岩变形机理 | 第39-40页 |
2.1.3 软岩大变形分级标准 | 第40-43页 |
2.1.4 软弱围岩大变形的不同类型 | 第43-44页 |
2.2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作用理论研究 | 第44-49页 |
2.2.1 国外隧道支护理论 | 第44-45页 |
2.2.2 国内隧道支护理论 | 第45-46页 |
2.2.3 金属支架变形及破坏机理研究 | 第46-47页 |
2.2.4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技术 | 第47-48页 |
2.2.5 可缩式支护原理 | 第48-49页 |
2.3 可缩性支架形式分类研究 | 第49-53页 |
2.3.1 可缩性金属支架的工作原理 | 第50页 |
2.3.2 可缩式金属支架常见的连接构件 | 第50-52页 |
2.3.3 支架型号优选 | 第52-5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3章 可缩性构件的制作过程 | 第54-69页 |
3.1 隧道可缩性支护体系设计 | 第54-57页 |
3.1.1 隧道让压式支护体系 | 第54-55页 |
3.1.2 隧道让压式支护体系工作原理 | 第55-56页 |
3.1.3 可缩性接头的分类及特点 | 第56-57页 |
3.2 软弱围岩隧道让压支护体系中油压可缩式构件 | 第57-59页 |
3.2.1 油压可缩式构件技术背景 | 第57-58页 |
3.2.2 可缩式构件工作原理 | 第58-59页 |
3.3 软弱围岩隧道让压支护体系中螺栓让压构件的设计 | 第59-64页 |
3.3.1 螺栓剪切增阻式让压构件设计 | 第59-60页 |
3.3.2 双螺旋让压锚杆设计 | 第60-61页 |
3.3.3 让压盒设计 | 第61-62页 |
3.3.4 圆形缸筒让压构件和让压箱的设计 | 第62-64页 |
3.4 让压材料的制作 | 第64-68页 |
3.4.1 阻尼的初步认识 | 第64页 |
3.4.2 阻尼的作用 | 第64页 |
3.4.3 阻尼减振的原理 | 第64页 |
3.4.4 试验中所用的阻尼材料 | 第64-65页 |
3.4.5 耐火泥材料 | 第65-6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4章 圆形缸筒让压构件实验研究 | 第69-82页 |
4.1 圆形缸筒让压构件工作原理 | 第69页 |
4.2 试验目的和内容 | 第69-70页 |
4.3 试验所需仪器 | 第70页 |
4.4 圆形缸筒让压构件模型试验 | 第70-72页 |
4.5 试验现象与结果 | 第72-81页 |
4.5.1 试验现象分析 | 第72-77页 |
4.5.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7-8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