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大数据时代下我国被遗忘权的确立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序言第10-11页
一、大数据时代下被遗忘权的基本理论第11-17页
    (一)被遗忘权的含义第11-13页
        1.被遗忘权的概念第11-12页
        2.被遗忘权的特征第12-13页
    (二)被遗忘权的性质第13-15页
        1.被遗忘权法理分析第13-14页
        2.被遗忘权为个人信息权第14-15页
    (三)被遗忘权与相关权利的界别第15-17页
        1.被遗忘权与隐私权第15-16页
        2.被遗忘权与名誉权第16-17页
        3.被遗忘权与自由权利第17页
二、大数据时代下我国确立被遗忘权的法律价值第17-20页
    (一)大数据时代下自然人权利保护存在缺陷第18-19页
        1.数据化信息不安全第18页
        2.网络公司与信息主体力量差距大第18页
        3.个人信息保护过于片面第18-19页
    (二)引入被遗忘权是解决大数据时代自然人权利保护的应然选择第19-20页
        1.自然人对被遗忘权的需求增大第19页
        2.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第19-20页
三、大数据时代下我国被遗忘权的立法设计第20-29页
    (一)立法模式第20-21页
        1.统一立法模式第20-21页
        2.分别立法模式第21页
        3.我国的立法模式选择第21页
    (二)基本原则第21-22页
        1.目标明确原则第21-22页
        2.知情同意原则第22页
        3.信息品质原则第22页
    (三)权利结构第22-25页
        1.被遗忘权的权利主体第22-23页
        2.被遗忘权的义务主体第23-24页
        3.被遗忘权的客体第24-25页
        4.被遗忘权的内容第25页
    (四)适用范围第25-26页
        1.被遗忘权的适用情形第25-26页
        2.被遗忘权适用的除外第26页
    (五)权利的行使第26-27页
        1.被遗忘权的行使方式第26-27页
        2.被遗忘权行使的限制第27页
    (六)权利救济第27-29页
        1.侵害被遗忘权的行为第28页
        2.承担侵害被遗忘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第28页
        3.侵害被遗忘权的法律责任第28-29页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3页
致谢第33-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抵押权预告登记的案例分析
下一篇: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