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水驱机理与开发规律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创新点第9-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23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0页
        1.2.1 低盐度水驱提高采收率室内及现场实验研究第14页
        1.2.2 低盐度水驱岩石润湿性变化机理研究第14-18页
        1.2.3 低盐度水驱油水相渗变化机理研究第18-19页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 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2章 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水驱润湿性变化实验研究第23-44页
    2.1 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方法第23-25页
    2.2 实验装置及实验流程第25-32页
        2.2.1 实验装置第25页
        2.2.2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2.3 实验材料第26-32页
        2.2.4 实验步骤第32页
    2.3 低盐度水驱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及规律研究第32-42页
        2.3.1 实验现象第32-34页
        2.3.2 实验规律第34-42页
    2.4 低盐度水驱岩石润湿性变化表征第42-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水驱油水相渗变化实验研究第44-66页
    3.1 油水相渗测定实验及数据处理方法第44-46页
    3.2 实验装置及实验流程第46-51页
        3.2.1 实验装置设计第46-47页
        3.2.2 实验仪器第47-49页
        3.2.3 实验材料第49-50页
        3.2.4 实验步骤第50-51页
    3.3 低盐度水驱油水相渗变化规律研究第51-63页
    3.4 低盐度水驱油水相渗表征第63-64页
    3.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水驱数值模拟研究第66-83页
    4.1 常用低盐度水驱数值模拟方法第66-68页
    4.2 对现有数模方法的改进第68-72页
        4.2.1 油水相渗插值系数的求取方法第68-71页
        4.2.2 毛管压力插值系数的求取方法第71-72页
    4.3 实例验证及效果分析第72-82页
        4.3.1 典型模型建立及基本参数设置第73-74页
        4.3.2 油水相渗及毛管力插值系数的确定第74-78页
        4.3.3 模型结果验证及分析第78-82页
    4.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5章 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水驱开发因素影响规律研究第83-105页
    5.1 基础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第83-84页
    5.2 参数影响分析第84-103页
        5.2.1 注入水盐度的影响第84-88页
        5.2.2 注采比的影响第88-92页
        5.2.3 注水方式的影响第92-96页
        5.2.4 储层厚度的影响第96-100页
        5.2.5 岩性分布的影响第100-103页
    5.3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6章 结论第105-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18-12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乡镇政府治理困境及解决途径研究
下一篇:“确权不确地不确股”集体化村庄的制度治理比较研究--以南街村和刘庄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