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水泥稳定砖混类再生骨料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路用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0-13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砖混类再生骨料用于基层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 砖混类再生骨料用于基层路面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1页
    1.4 砖混类再生骨料第21页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1-24页
        1.5.1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2 研究方法第22页
        1.5.3 技术路线第22-24页
第二章 砖混类再生骨料性能指标试验分析第24-31页
    2.1 砖混类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途径第24-25页
    2.2 再生粗集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评价第25-28页
        2.2.1 砖混类再生粗集料物理性能第25-27页
        2.2.2 砖混类再生粗集料力学性能第27-28页
    2.3 再生细集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评价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砖混类再生集料无机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性能评价第31-41页
    3.1 砖混类再生集料无机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第31-32页
    3.2 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第32-39页
        3.2.1 级配设计第32-33页
        3.2.2 击实试验第33-34页
        3.2.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第34-36页
        3.2.4 劈裂强度试验第36-37页
        3.2.5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第37-38页
        3.2.6 水稳定性试验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砖混类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第41-49页
    4.1 路面结构初步选择第41-42页
        4.1.1 环境条件与面层结构选择第41页
        4.1.2 设计原则及理念第41-42页
    4.2 路面材料设计参数第42页
    4.3 项目概况与交通荷载参数第42-44页
        4.3.1 项目概况第42页
        4.3.2 交通荷载参数第42-44页
    4.4 初拟路面结构方案第44页
    4.5 路面结构验算第44-46页
        4.5.1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第44-45页
        4.5.2 沥青层疲劳开裂验算第45页
        4.5.3 无机混合料层疲劳开裂验算第45-46页
        4.5.4 贯入强度验算第46页
        4.5.5 路面低温开裂指数验算第46页
    4.6 路基顶面和路表验收弯沉值第46-47页
    4.7 结果汇总第47页
    4.8 沥青路面结构第47-48页
    4.9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砖混类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以及沥青路面结构用于基层工程实例第49-60页
    5.1 工程概况第49页
    5.2 基层施工第49-53页
        5.2.1 原材料第49-50页
        5.2.2 配合比设计第50-51页
        5.2.3 击实试验结果第51-52页
        5.2.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第52-53页
    5.3 施工过程控制第53-57页
        5.3.1 基本要求第53页
        5.3.2 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混合料基层施工(试验段)第53-57页
    5.4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合理性检算第57-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致谢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地旅游区交通诱导方法研究
下一篇:连续刚构箱梁悬臂浇筑施工期混凝土应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