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2页 |
1.1 拉曼散射 | 第11-14页 |
1.1.1 拉曼散射的发现 | 第11-13页 |
1.1.2 拉曼散射的原理及特点 | 第13-14页 |
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 第14-16页 |
1.2.1 SERS的发现 | 第14-15页 |
1.2.2 SERS的简介及基本理论 | 第15-16页 |
1.3 SERS纳米探针光学性质 | 第16-17页 |
1.4 SERS纳米探针的结构组成 | 第17-25页 |
1.4.1 贵重金属纳米基底 | 第18-20页 |
1.4.1.1 基于单颗粒的SERS基底 | 第18-20页 |
1.4.1.2 基于纳米粒子簇的SERS基底 | 第20页 |
1.4.2 基于碳纳米管(CNTs)和GO的复合纳米材料基底 | 第20-21页 |
1.4.2.1 基于CNTs的SERS基底 | 第20-21页 |
1.4.2.2 基于GO的SERS基底 | 第21页 |
1.4.3 拉曼报告分子 | 第21-23页 |
1.4.3.1 选择原则和报告分子类型 | 第21-22页 |
1.4.3.2 自组装单层覆盖策略 | 第22-23页 |
1.4.4 表面保护层 | 第23-25页 |
1.4.4.1 脂质体保护层 | 第23页 |
1.4.4.2 生物分子保护层 | 第23页 |
1.4.4.3 SiO_2保护层 | 第23-25页 |
1.4.4.4 聚合物保护层 | 第25页 |
1.4.5 靶向分子的吸附 | 第25页 |
1.5 SERS纳米探针的应用 | 第25-30页 |
1.5.1 离子和分子检测 | 第25-26页 |
1.5.2 病原体检测 | 第26-27页 |
1.5.3 DNA/适配体检测 | 第27页 |
1.5.4 细胞成像 | 第27-28页 |
1.5.5 组织成像 | 第28-29页 |
1.5.6 活体成像 | 第29-30页 |
1.6 本文选题背景及开展的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基于炔基的新型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用于活细胞和组织中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的成像检测 | 第32-47页 |
2.1 前言 | 第32-3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2.2.2 金纳米棒的制备 | 第33页 |
2.2.3 PEB-peptide/TPA/GNR纳米探针的制备及紫外-可见光谱测量 | 第33-34页 |
2.2.4 PEB-peptide/TPA/GNR纳米探针用于caspase-3的体外SERS测量 | 第34页 |
2.2.5 细胞毒性实验 | 第34-35页 |
2.2.6 活体细胞中的caspase-3的SERS成像分析 | 第35页 |
2.2.7 组织切片中的caspase-3的SERS成像分析 | 第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5页 |
2.3.1 PEB-peptide/TPA/GNR纳米探针的caspase-3识别原理 | 第35-36页 |
2.3.2 PEB-peptide/TPA/GNR SERS纳米探针构建的可行性 | 第36-37页 |
2.3.3 PEB-peptide/TPA/GNR纳米探针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37页 |
2.3.4 PEB-peptide/TPA/GNR纳米探针的Zeta电位 | 第37-38页 |
2.3.5 PEB-peptide/TPA/GNR纳米探针对caspase-3响应的拉曼光谱 | 第38-39页 |
2.3.6 PEB-peptide/TPA/GNR纳米探针的DLS表征 | 第39页 |
2.3.7 纳米探针中的PEB-peptide与TPA的最佳比例的优化 | 第39-40页 |
2.3.8 PEB-peptide/TPA/GNR纳米探针对caspase-3的响应动力学 | 第40-41页 |
2.3.9 PEB-peptide/TPA/GNR纳米探针对不同浓度caspase-3的响应 | 第41页 |
2.3.10 PEB-peptide/TPA/GNR纳米探针对caspase-3的选择性 | 第41-42页 |
2.3.11 PEB-peptide/TPA/GNR纳米探针的细胞毒性 | 第42页 |
2.3.12 PEB-peptide/TPA/GNR纳米探针的细胞穿透性探究 | 第42-44页 |
2.3.13 PEB-peptide/TPA/GNR纳米探针用于活细胞caspase-3成像检测 | 第44-45页 |
2.3.14 PEB-peptide/TPA/GNR纳米探针用于组织caspase-3成像检测 | 第45页 |
2.4 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基于GO/Hemin/AuAgAuNPs复合纳米材料的新型SERS探针用于CN~-的检测研究 | 第47-58页 |
3.1 前言 | 第47-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3.2.2 rGO/Hemin/AuNPs复合纳米材料的的制备 | 第48-49页 |
3.2.3 rGO/Hemin/AuAgNPs和rGO/Hemin/AuAgAuNPs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49页 |
3.2.4 紫外-可见光谱测量 | 第49页 |
3.2.5 拉曼光谱测量 | 第49-5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6页 |
3.3.1 rGO/Hemin/AuAgAuNPs SERS纳米探针的设计原理 | 第50-51页 |
3.3.2 SERS探针的紫外-可见光谱表征 | 第51-52页 |
3.3.2.1 rGO/Hemin/AuNPs (H-rGO-Au)的紫外-可见光谱表征 | 第51页 |
3.3.2.2 不同金银比例的H-rGO-Au-Ag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51-52页 |
3.3.2.3 不同银金比例的H-rGO-Au-Ag-Au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52页 |
3.3.3 SERS探针的拉曼光谱表征 | 第52-54页 |
3.3.3.1 H-rGO-Au的拉曼光谱表征 | 第52-53页 |
3.3.3.2 H-rGO-Au-Ag的拉曼光谱 | 第53-54页 |
3.3.3.3 H-rGO-Au-Ag-Au的拉曼光谱 | 第54页 |
3.3.4 H-rGO-Au以及H-rGO-Au-Ag的TEM表征 | 第54-55页 |
3.3.5 SERS探针的AFM表征 | 第55-56页 |
3.3.6 H-rGO-Au-Ag-Au SERS探针用于CN~-的检测 | 第56页 |
3.4 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7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