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5-10页 |
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80页 |
1.1 过渡金属单分子磁体 | 第17-26页 |
1.1.1 翻转能垒(U)和阻塞温度(T_B) | 第17-19页 |
1.1.2 过渡金属簇合物单分子磁体 | 第19-22页 |
1.1.3 过渡金属单离子磁体 | 第22-26页 |
1.2 稀土单分子磁体 | 第26-70页 |
1.2.1 稀土单分子磁体的构筑策略 | 第26-40页 |
1.2.1.1 晶体场对称性 | 第26-32页 |
1.2.1.2 晶体场电荷分布 | 第32-34页 |
1.2.1.3 第一激发态轴各向异性的设计 | 第34-35页 |
1.2.1.4 磁相互作用 | 第35-40页 |
1.2.2 稀土单分子磁体的多弛豫机理 | 第40-51页 |
1.2.2.1 量子隧穿过程与自旋晶格弛豫机理 | 第40-43页 |
1.2.2.2 单离子各向异性 | 第43-45页 |
1.2.2.3 超精细相互作用 | 第45-47页 |
1.2.2.4 分子间相互作用 | 第47-51页 |
1.2.3 稀土单分子磁体的调控 | 第51-62页 |
1.2.3.1 稀土中心的调控 | 第52-56页 |
1.2.3.2 配体的调控 | 第56-58页 |
1.2.3.3 晶格中溶剂分子和抗衡离子的调控 | 第58-61页 |
1.2.3.4 物理状态的调控 | 第61-62页 |
1.2.4 多功能稀土单分子磁体 | 第62-70页 |
1.2.4.1 发光稀土单分子磁体 | 第63-67页 |
1.2.4.2 手性(极性)稀土单分子磁体 | 第67-69页 |
1.2.4.3 MOF中的稀土单分子磁体 | 第69-70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第二章 单核多功能稀土单分子磁体 | 第80-134页 |
2.1 多功能席夫碱类稀土单分子磁体的研究 | 第80-122页 |
2.1.1 引言 | 第80-81页 |
2.1.2 实验部分 | 第81-84页 |
2.1.2.1 试剂和仪器 | 第81-82页 |
2.1.2.2 配体N,N'-3-硝基水杨醛缩乙二胺(3-NO_2salenH_2)和N,N'-3-硝基水杨醛缩-(1R,2R)/(1S,2S)-环乙二胺((R,R)/(S,S)-3-NO_2salcyH_2)的合成 | 第82页 |
2.1.2.3 配合物的合成 | 第82-84页 |
2.1.3 初步表征 | 第84-86页 |
2.1.4 单晶结构 | 第86-93页 |
2.1.5 磁性研究 | 第93-110页 |
2.1.5.1 配合物2-6的磁性 | 第93-102页 |
2.1.5.2 配合物7R(S)的磁性 | 第102-107页 |
2.1.5.3 配合物3和7R的磁性比较 | 第107-110页 |
2.1.6 光致发光性质 | 第110-116页 |
2.1.6.1 配合物1的发光性质 | 第110-114页 |
2.1.6.2 配合物5和6的发光性质 | 第114-116页 |
2.1.7 手性光学活性 | 第116-117页 |
2.1.8 结论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2页 |
2.2 葫芦脲类单核稀土单分子磁体的研究 | 第122-134页 |
2.2.1 引言 | 第122-123页 |
2.2.2 实验部分 | 第123页 |
2.2.2.1 试剂和仪器 | 第123页 |
2.2.2.2 配合物[Dy{CB[6](NO_3)(H_2O)_4}](NO_3)_2·8H_2O (8)的合成 | 第123页 |
2.2.3 单晶结构 | 第123-125页 |
2.2.4 磁性研究 | 第125-131页 |
2.2.5 结论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4页 |
第三章 双核多功能稀土单分子磁体 | 第134-166页 |
3.1 引言 | 第1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134-136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134-135页 |
3.2.2 配合物{Dy(notpH_4)(NO_3)(H_2O)}_2·8H_2O (9)及其脱水产物{Dy(notpH_4)(NO_3)(H_2O)}_2 (9-de)的合成 | 第135-136页 |
3.3 单晶结构 | 第136-138页 |
3.4 初步表征 | 第138-143页 |
3.5 磁性研究 | 第143-161页 |
3.5.1 配合物9与9-de的磁性 | 第143-155页 |
3.5.2 磁动力学的调控 | 第155-161页 |
3.6 光致发光性质 | 第161-163页 |
3.7 结论 | 第163-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66页 |
第四章 二维层状多功能稀土单分子磁体 | 第166-209页 |
4.1 引言 | 第16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66-169页 |
4.2.1 试剂和仪器 | 第166-168页 |
4.2.2 配合物的合成 | 第168-169页 |
4.3 初步表征 | 第169-171页 |
4.4 单晶结构 | 第171-174页 |
4.5 磁性研究 | 第174-200页 |
4.5.1 配合物10的磁性 | 第174-190页 |
4.5.2 配合物11的磁性 | 第190-193页 |
4.5.3 配合物12的磁性 | 第193-200页 |
4.6 光致发光性质 | 第200-205页 |
4.7 结论 | 第205页 |
参考文献 | 第205-209页 |
附录 | 第209-22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222-226页 |
致谢 | 第226-2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