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清后期(1840~1911年)论文

晚清宜兴的文人集团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1-17页
    一 选题缘由第11页
    二 以往研究第11-14页
    三 相关定义和创新之处第14-17页
第一章 清中前期宜兴文人概况第17-28页
    第一节 宜兴发达的地方文化第17-23页
        一 科举文化第18-20页
        二 教育事业第20-22页
        三 文学艺术第22-23页
    第二节 清中前期宜兴文人概况第23-28页
        一 清中前期宜兴文人代表第23-25页
        二 清中前期宜兴籍进士概况第25-28页
第二章 太平天国时期的宜兴文人第28-46页
    第一节 太平天国对宜兴的占领和文人集团的抗争第28-37页
        一 太平天国进攻宜兴期间文人集团的抗争第29-33页
        二 太平天国统治宜兴期间文人集团的抗争第33-37页
    第二节 文人损失的具体情况与原因第37-46页
        一 文人损失的具体情况第37-43页
        二 文人损失特别严重的原因第43-46页
第三章 战后的恢复第46-60页
    第一节 宜兴的克复第46-47页
    第二节 战后文人集团的作为第47-60页
        一 救济难民流民与重建基础设施第48-51页
        二 恢复农业生产和地方文教秩序第51-56页
        三 主持公益慈善事业与积极赈灾救灾第56-60页
第四章 晚清宜兴文人代表第60-97页
    第一节 周家楣第60-76页
        一 家世及早期经历第60-62页
        二 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任上的作为第62-70页
        三 在顺天府尹任上的作为第70-76页
    第二节 任道镕第76-88页
        一 家世及早期经历第76-81页
        二 出任河道总督第81-84页
        三 出任浙江巡抚第84-88页
    第三节 徐致靖第88-97页
        一 家世及早年经历第88-89页
        二 积极参与维新变法第89-94页
        三 政变后的生活第94-97页
第五章 清末民初宜兴文人的抉择第97-109页
    第一节 晚清宜兴新政第97-100页
        一 教育事业第97-98页
        二 商业方面第98-100页
    第二节 清末民初宜兴文人的抉择第100-109页
        一 领导政治变革第100-103页
        二 投身近代实业第103-104页
        三 致力文教发展第104-106页
        四 其他抉择第106-109页
结语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认知与价值—柏拉图“洞喻”研究
下一篇:日本明治时代基督教的受容问题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