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依恋风格、性沟通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问题提出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第12页
    1.4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4.1 理论意义第12页
        1.4.2 现实意义第12-1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4-37页
    2.1 依恋风格的研究综述第14-24页
        2.1.1 依恋风格的概念第14-15页
        2.1.2 依恋风格的基础理论第15-20页
        2.1.3 依恋风格的测量第20-22页
        2.1.4 依恋风格的相关研究第22-24页
    2.2 性沟通的研究综述第24-27页
        2.2.1 性沟通的概念第24-25页
        2.2.2 性沟通的测量第25-26页
        2.2.3 性沟通的相关研究第26-27页
    2.3 亲密关系满意度的研究综述第27-31页
        2.3.1 亲密关系满意度的概念第27-28页
        2.3.2 亲密关系满意度的测量第28-29页
        2.3.3 亲密关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第29-31页
    2.4 依恋风格、性沟通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第31-36页
        2.4.1 依恋风格与性沟通关系的相关研究第31-32页
        2.4.2 性沟通与亲密关系满意度关系的相关研究第32-34页
        2.4.3 依恋风格与亲密关系满意度关系的相关研究第34-36页
    2.5 性沟通作为中间变量的研究第36-37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37-43页
    3.1 研究假设第37页
    3.2 研究对象第37页
    3.3 研究工具第37-42页
        3.3.1 依恋风格量表第38页
        3.3.2 性沟通量表第38页
        3.3.3 亲密关系满意度量表第38页
        3.3.4 性沟通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第38-42页
    3.4 统计分析第42-43页
第4章 研究结果第43-57页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3-45页
    4.2 依恋风格、性沟通、亲密关系满意度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第45-48页
    4.3 依恋风格、性沟通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第48-49页
    4.4 依恋风格、性沟通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第49-53页
    4.5 性沟通对依恋风格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调节效应分析第53-57页
        4.5.1 性沟通在依恋回避与亲密关系满意度之间的调节效应检验第55-56页
        4.5.2 性沟通在依恋焦虑与亲密关系满意度之间的调节效应检验第56-57页
第5章 讨论第57-64页
    5.1 依恋风格、性沟通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总体情况讨论第57-58页
    5.2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讨论第58-60页
    5.3 依恋风格、性沟通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相关与回归关系讨论第60-62页
        5.3.1 依恋风格和性沟通的相关与回归关系讨论第60-61页
        5.3.2 性沟通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相关与回归关系讨论第61页
        5.3.3 依恋风格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相关与回归分析讨论第61-62页
    5.4 性沟通在依恋风格与亲密关系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的讨论第62-63页
    5.5 研究对实践的启示及建议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创新和不足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录第77-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弟子规》中家训思想研究
下一篇:敬畏对自我损耗下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