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8-12页 |
前言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灯盏细辛注射液中10个化学成分的质量控制 | 第16-3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6-18页 |
1.1 灯盏细辛注射液 | 第16-17页 |
1.2 试剂 | 第17页 |
1.3 对照品 | 第17页 |
1.4 仪器设备 | 第17-1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8-35页 |
2.1 色谱条件考察 | 第18-28页 |
2.1.1 测定波长考察 | 第18页 |
2.1.2 流动相考察 | 第18-21页 |
2.1.3 柱温考察 | 第21-22页 |
2.1.4 流速考察 | 第22-24页 |
2.1.5 色谱柱考察 | 第24-26页 |
2.1.6 色谱条件确定 | 第26页 |
2.1.7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 | 第26-28页 |
2.2 方法学考察 | 第28-35页 |
2.2.1 对照品溶液制备 | 第28-29页 |
2.2.2 性范围考察 | 第29-30页 |
2.2.3 精密度试验 | 第30-31页 |
2.2.4 重复性试验 | 第31-32页 |
2.2.5 稳定性试验 | 第32页 |
2.2.6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32-3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5页 |
4 小结 | 第35-37页 |
第二章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缺血致六鼠BBB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37-5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7-39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37页 |
1.2 实验场地 | 第37-38页 |
1.3 受试药物 | 第38页 |
1.4 试剂与仪器 | 第38-39页 |
1.4.1 主要试剂 | 第38页 |
1.4.2 主要仪器 | 第38-3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9-45页 |
2.1 药物的配置 | 第39-40页 |
2.1.1 药物剂量 | 第39-40页 |
2.1.2 药物配置 | 第40页 |
2.2 动物分组 | 第40页 |
2.3 制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及给药 | 第40-41页 |
2.4 观察指标 | 第41-44页 |
2.4.1 脑梗死比率测定 | 第41页 |
2.4.2 神经行为学评分 | 第41-42页 |
2.4.3 脑组织病理学 | 第42页 |
2.4.4 脑组织尼氏小体数 | 第42-43页 |
2.4.5 血脑屏障通透性测定(EB法) | 第43-44页 |
2.4.6 血脑屏障超微结构观察(透射电镜法) | 第44页 |
2.5 统计处理 | 第44-4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5-58页 |
3.1 脑组织保护作用 | 第45-52页 |
3.1.1 脑梗死比率 | 第45-46页 |
3.1.2 神经行为学 | 第46-48页 |
3.1.3 脑组织病理学 | 第48-49页 |
3.1.4 脑组织尼氏小体数 | 第49-52页 |
3.2 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情况 | 第52-58页 |
3.2.1 血脑屏障通透性(EB法) | 第52-54页 |
3.2.2 神经元超微结构(透射电镜) | 第54-56页 |
3.2.3 血脑屏障超微结构(透射电镜) | 第56-58页 |
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三章 灯盏细辛注射液调控ROS/RNS-MMPs-TJs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 第59-7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9-61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59页 |
1.2 实验场地 | 第59-60页 |
1.3 受试药物 | 第60页 |
1.4 主要试剂 | 第60页 |
1.5 主要仪器 | 第60-6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1-69页 |
2.1 药物的配置 | 第61页 |
2.1.1 药物剂量 | 第61页 |
2.1.2 药物配置 | 第61页 |
2.2 动物分组 | 第61-62页 |
2.3 制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及给药 | 第62页 |
2.4 观察指标 | 第62-69页 |
2.4.1 脑组织ROS/RNS-MMPs-TJs通路相关mRNA表达(RT-PCR) | 第62-67页 |
2.4.2 脑组织ROS/RNS-MMPs-TJs通路相关蛋白表达(Western Bolt) | 第67-69页 |
2.5 统计处理 | 第6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9-75页 |
3.1 脑组织ROS/RNS-MMPs-TJs通路相关mRNA表达 | 第69-72页 |
3.1.1 iNOS mRNA表达 | 第69页 |
3.1.2 MMP-9 mRNA表达 | 第69-70页 |
3.1.3 claudin-5 mRNA表达 | 第70页 |
3.1.4 occludin mRNA表达 | 第70页 |
3.1.5 ZO-1 mRNA表达 | 第70-72页 |
3.2 脑组织ROS/RNS-MMPs-TJs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 第72-75页 |
3.2.1 iNOS蛋白表达 | 第72页 |
3.2.2 MMP-9蛋白表达 | 第72页 |
3.2.3 claudin-5蛋白表达 | 第72-73页 |
3.2.4 occludin蛋白表达 | 第73页 |
3.2.5 ZO-1蛋白表达 | 第73-75页 |
4 小结 | 第75-7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7-86页 |
1 结论 | 第77-81页 |
1.1 灯盏细辛注射液中10种化学成分含量 | 第77页 |
1.2 灯盏细辛注射液保护脑缺血致BBB损伤及其作用机制 | 第77-78页 |
1.3 野黄芩苷保护保护脑缺血致BBB损伤及其作用机制 | 第78-80页 |
1.4 3,5-二咖啡酰奎宁酸保护脑缺血致BBB损伤及其作用机制 | 第80-81页 |
1.5 灯盏细辛注射液保护脑缺血致BBB损伤的药效物质基础 | 第81页 |
2 讨论 | 第81-83页 |
2.1 黄酮类及咖啡酰类成分选择依据 | 第81-82页 |
2.2 助溶剂选择依据 | 第82页 |
2.3 ROS/RNS-MMPs-TJs信号通路相关指标mRNA及蛋白表达分析 | 第82-83页 |
3 创新点 | 第83页 |
4 问题与展望 | 第83-86页 |
4.1 灯盏细辛注射液中多种化学成分分析的不足与建议 | 第83-84页 |
4.2 灯盏细辛注射液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 第84-85页 |
4.3 灯盏细辛注射液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综述 | 第92-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