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25页 |
1.1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 第11-18页 |
1.1.1 MMPs的分类与功能 | 第11-14页 |
1.1.2 MMPs与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 第14-17页 |
1.1.3 MMP-13 | 第17页 |
1.1.4 MMP-13抑制剂及其抑制机理 | 第17-18页 |
1.2 蛋白原核表达系统 | 第18页 |
1.3 蛋白质纯化 | 第18-21页 |
1.3.1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要求 | 第18-19页 |
1.3.2 蛋白质分离纯化常用方法 | 第19-21页 |
1.4 蛋白酶活体系构建 | 第21页 |
1.4.1 蛋白质酶活测定原理 | 第21页 |
1.4.2 蛋白质酶活体系的应用 | 第21页 |
1.5 蛋白质晶体学研究 | 第21-24页 |
1.5.1 蛋白质晶体学的发展 | 第22页 |
1.5.2 蛋白结构解析 | 第22-24页 |
1.6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4-25页 |
1.6.1 研究思路 | 第24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4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29页 |
2.1.1 cdMMP-13基因和表达载体 | 第25-26页 |
2.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26-28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2.2 主要培养基和缓冲液配方 | 第29-35页 |
2.2.1 培养基 | 第29页 |
2.2.2 分子实验溶液配制 | 第29-30页 |
2.2.3 蛋白表达纯化及复性溶液配制 | 第30-31页 |
2.2.4 分析鉴定溶液配制 | 第31-33页 |
2.2.5 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配制 | 第33-34页 |
2.2.6 蛋白结晶条件 | 第34-35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35-49页 |
2.3.1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5-41页 |
2.3.2 蛋白的表达 | 第41-42页 |
2.3.3 蛋白的纯化 | 第42-43页 |
2.3.4 蛋白的复性 | 第43页 |
2.3.5 蛋白的表征 | 第43-44页 |
2.3.6 蛋白稳定性的考察与优化 | 第44页 |
2.3.7 蛋白二级结构的考察 | 第44页 |
2.3.8 抑制机理的研究 | 第44-45页 |
2.3.9 蛋白与小分子结合机理的研究 | 第45-46页 |
2.3.10 蛋白及其抑制剂在病理方面的研究 | 第46页 |
2.3.11 蛋白与小分子结晶 | 第46-4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9-73页 |
3.1 以pet-28a为载体cdMMP-13的制备和结晶条件研究 | 第49-54页 |
3.1.1 cdMMP-13的表达 | 第49-50页 |
3.1.2 cdMMP-13的纯化 | 第50-53页 |
3.1.3 cdMMP-13-pet28a的复性 | 第53-54页 |
3.1.4 cdMMP-13-pet28a结晶条件的筛选 | 第54页 |
3.2 以pet-22b为载体cdMMP-13的制备和结晶条件研究 | 第54-63页 |
3.2.1 cdMMP-13-pet22b重组质粒构建 | 第54-57页 |
3.2.2 cdMMP-13-pet22b试表达 | 第57-58页 |
3.2.3 目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第58-59页 |
3.2.4 cdMMP-13-pet22b的复性 | 第59-60页 |
3.2.5 复性后含有金属离子的目标蛋白的活性表征 | 第60-61页 |
3.2.6 目标蛋白的二级结构考察 | 第61-63页 |
3.2.7 含有金属离子的目标蛋白的稳定性考察 | 第63页 |
3.3 抑制剂的筛选 | 第63-68页 |
3.3.1 蛋白浓度的确定 | 第63-64页 |
3.3.2 Km值的确定 | 第64页 |
3.3.3 底物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4-65页 |
3.3.4 抑制剂筛选体系的评定 | 第65-68页 |
3.4 蛋白与小分子结合机制 | 第68-69页 |
3.5 抑制剂在药物研发方面的研究 | 第69-71页 |
3.6 蛋白质结晶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93页 |
附录 | 第93-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