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灸法论文--艾灸论文

艾灸“足三里”穴位局部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反应特征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7-11页
前言第11-14页
实验研究第14-55页
    第一部分 艾灸“足三里”穴位局部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反应特征第14-31页
        1 实验材料第14-15页
            1.1 实验动物第14页
            1.2 实验仪器及耗材第14页
            1.3 .主要实验试剂第14-15页
        2 实验方法第15-26页
            2.1 实验分组第15页
            2.2 穴位选择第15页
            2.3 干预方法第15页
            2.4 取材第15页
            2.5 DNA的提取第15-16页
            2.6 建库及测序流程第16-18页
                2.6.1 DNA样本检测第16页
                2.6.2 文库的构建、质检及测序第16-18页
            2.7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第18-21页
                2.7.1 数据质量控制及原始数据Trimming第18-21页
            2.8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第21页
            2.9 测序深度和覆盖度统计第21-23页
                2.9.1 基因组覆盖度深度统计第21-23页
                2.9.2 C位点的覆盖度统计第23页
            2.10 甲基化位点检测及分析第23-25页
                2.10.1 甲基化位点检测第24页
                2.10.2 甲基化序列类型比例统计第24-25页
            2.11 样本相关性分析第25-26页
        3 结果第26-31页
            3.1 DMR甲基化水平分析第26-27页
            3.2 比较组合甲基化水平分析第27-29页
                3.2.1 功能区域甲基化水平分析第27-29页
                3.2.2 基因上下游甲基化水平分析第29页
            3.3 DMR锚定区域分布第29-31页
    第二部分 艾灸“足三里”穴位局部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差异基因及信号通路第31-55页
        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1页
        2 结果第31-41页
            2.1 DMR(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s)分析第31-34页
            2.2 DMR相关基因GO富集分析第34-39页
            2.3 DMR相关基因KEGG富集分析第39-41页
        3 DMR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的潜在研究价值第41-55页
            3.1 PINK1与艾灸改善能量代谢第41-44页
            3.2 APBB2与艾灸抗衰老作用第44-45页
            3.3 DPP4与艾灸调节内分泌功能作用第45-46页
            3.4 艾灸与免疫功能作用第46-50页
            3.5 HSPA12A与艾灸改善血液循环第50-52页
            3.6 PI3K与艾灸改善能量代谢及内分泌功能作用第52-55页
讨论第55-63页
    1 传统中医理论对艾灸机理的认识第55-56页
    2 “足三里”穴位选择的依据第56-57页
    3 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生物学意义第57-60页
    4 艾灸“足三里”穴位局部DNA甲基化变化第60-61页
    5 艾灸“足三里”穴位局部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价值和意义第61-63页
结论第63-64页
问题与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82页
附件一:综述第82-94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附件二: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科研成果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溪申脉配合改良长蛇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傍针刺对不同中医体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