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5页 |
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41页 |
1.1 引言 | 第17页 |
1.2 固体碱催化剂概述及研究进展 | 第17-26页 |
1.2.1 固体碱催化剂定义与分类 | 第17-18页 |
1.2.2 固体碱催化剂表征 | 第18-22页 |
1.2.2.1 指示剂法 | 第18页 |
1.2.2.2 CO_2程序升温脱附 | 第18-19页 |
1.2.2.3 紫外吸收光谱 | 第19页 |
1.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19页 |
1.2.2.5 CO_2吸附-原位红外光谱 | 第19-20页 |
1.2.2.6 CDCl_3吸附-原位红外光谱 | 第20-22页 |
1.2.3 固体碱催化剂的应用 | 第22-26页 |
1.2.3.1 异构化反应 | 第23页 |
1.2.3.2 加氢反应 | 第23-24页 |
1.2.3.3 酯交换反应 | 第24页 |
1.2.3.4 C-C键形成反应 | 第24-26页 |
1.3 固体碱催化羟醛缩合反应意义及研究进展 | 第26-31页 |
1.3.1 丙酮自缩合生成二丙酮醇反应 | 第26-28页 |
1.3.2 丙醛以及丁醛羟醛的自缩合反应 | 第28页 |
1.3.3 丙酮与糠醛(5-甲基糠醛)羟醛缩合反应 | 第28-30页 |
1.3.4 甲醛异丁醛羟醛缩合反应 | 第30-31页 |
1.4 LDHs多相催化材料 | 第31-38页 |
1.4.1 LDHs材料应用于多相碱催化领域 | 第32-35页 |
1.4.2 LDHs材料应用于电催化领域 | 第35-36页 |
1.4.3 LDHs材料应用于光催化领域 | 第36-37页 |
1.4.3.1 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 | 第36页 |
1.4.3.2 光催化水还原产氢 | 第36页 |
1.4.3.3 光催化CO_2还原 | 第36-37页 |
1.4.4 LDHs材料应用于插层限域催化 | 第37-38页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38-41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1.5.2 目的及意义 | 第39-41页 |
第二章 CaAl-LDH碱结构调控及其催化羟醛缩合反应性能研究 | 第41-71页 |
2.1 前言 | 第41-4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2页 |
2.2.2 催化剂制备 | 第42-43页 |
2.2.3 催化甲醛与异丁醛羟醛缩合反应评价体系 | 第43-44页 |
2.2.4 表征手段与方法 | 第44-45页 |
2.2.5 计算参数及方法 | 第4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5-70页 |
2.3.1 合成条件筛选 | 第45-56页 |
2.3.2 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56-63页 |
2.3.3 表面碱性位结构表征 | 第63-64页 |
2.3.4 催化性能评价及构效关系 | 第64-7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三章 CaMnAl-LDH催化羟醛缩合反应性能及Mn的增效机制研究 | 第71-89页 |
3.1 前言 | 第71-7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73页 |
3.2.2 催化剂制备 | 第73-74页 |
3.2.3 催化甲醛与异丁醛羟醛缩合反应评价体系 | 第74页 |
3.2.4 表征手段与方法 | 第74-75页 |
3.2.5 计算参数及方法 | 第7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5-87页 |
3.3.1 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75-82页 |
3.3.2 表面碱性位结构表征 | 第82-83页 |
3.3.3 催化性能评价及构效关系 | 第83-8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89-91页 |
本论文创新点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109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09-110页 |
附件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