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研究--以中美两国被追诉人为视角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论第14-18页
    一、研究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的根据第14-15页
    二、对美国的比较法考察第15-16页
    三、以被追诉人为研究视角第16-18页
第一编 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的基本原理第18-40页
    第一章 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的概念与前提第18-27页
        第一节 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的概念第18-20页
            一、个人放弃权利的主观意图第18-19页
            二、权利的放弃与权利的丧失第19页
            三、明示与默示的权利放弃第19-20页
        第二节 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得到全面保障第20-24页
            一、刑事诉讼权利从应然到实然的嬗变第20-21页
            二、美国被追诉人诉讼权利的宪法化第21-22页
            三、我国被追诉人诉讼权利的保障情况第22-24页
        第三节 被追诉人知晓和有效行使诉讼权利第24-27页
            一、知晓和理解权利是放弃权利的前提第24-25页
            二、权利的可行使性是放弃权利的前提第25-27页
    第二章 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的正当根据第27-40页
        第一节 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的理论基础第27-34页
            一、个人为什么可以放弃权利第27-30页
            二、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的一般理论第30-34页
        第二节 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的实践需求第34-40页
            一、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的价值平衡作用第34-36页
            二、国家专门机关对权利放弃的现实需求第36-40页
第二编 美国的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第40-160页
    第三章 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与诉讼权利放弃概述第40-49页
        第一节 美国刑事诉讼的特点与主要程序第40-43页
            一、多元的刑事诉讼程序及其共性第40-41页
            二、联邦重罪案件的基本诉讼程序第41-43页
        第二节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宪法判例第43-46页
            一、联邦最高法院宪法判例的重要地位第43-44页
            二、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司法立场之争第44-46页
        第三节 美国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的普遍化第46-49页
            一、被追诉人放弃诉讼权利的普遍化第46-47页
            二、如何看待美国的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第47-49页
    第四章 米兰达权利的放弃第49-100页
        第一节 米兰达权利的由来与放弃规则第49-65页
            一、对米兰达判决的深入解读第49-60页
            二、后米兰达时代的保守主义转向第60-65页
        第二节 米兰达权利的推定放弃和部分放弃第65-77页
            一、巴特勒案确立的推定放弃规则第65-70页
            二、汤姆普金斯案允许沉默权的推定放弃第70-74页
            三、部分放弃沉默权或律师在场权的效力第74-77页
        第三节 援引米兰达权利后的再放弃第77-88页
            一、莫斯雷案对讯问中止规则的松动第77-79页
            二、爱德华兹规则对律师在场权的强化第79-83页
            三、戴维斯案要求明确援引律师帮助权第83-87页
            四、沙特泽案对爱德华兹规则的动摇第87-88页
        第四节 警察讯问策略与米兰达权利放弃的有效性第88-100页
            一、联邦最高法院对警察讯问策略的容忍态度第88-95页
            二、警察如何促使嫌疑人放弃米兰达权利第95-100页
    第五章 宪法第六修正案律师帮助权的放弃第100-124页
        第一节 审前程序中律师帮助权的放弃第100-117页
            一、第六修正案律师帮助权向审前程序的延伸第100-103页
            二、提起指控后的讯问中律师帮助权的放弃第103-106页
            三、对警察促使被告人放弃律师帮助权的规制第106-117页
        第二节 审判程序中律师帮助权的放弃第117-124页
            一、被告人在审判中放弃律师帮助权第117-122页
            二、被告人行使自我辩护权的规则第122-124页
    第六章 反对自我归罪特权的放弃第124-140页
        第一节 审前程序中反对自我归罪特权的放弃第124-134页
            一、反对自我归罪特权的渊源与特点第124-127页
            二、非羁押讯问中反对自我归罪特权的放弃第127-130页
            三、大陪审团侦查中反对自我归罪特权的放弃第130-133页
            四、认罪程序中反对自我归罪特权的放弃第133-134页
        第二节 审判程序中反对自我归罪特权的放弃第134-140页
            一、被告人的免予作证权第134-136页
            二、被告人的作证权第136-140页
    第七章 被告人有罪答辩对诉讼权利的放弃第140-160页
        第一节 有罪答辩产生诉讼权利放弃的效果第140-147页
            一、权利放弃视角下美国的认罪程序第140-144页
            二、有罪答辩的特殊形式第144-147页
        第二节 有罪答辩产生诉讼权利放弃效果的要件第147-154页
            一、有罪答辩的自愿性第147-150页
            二、有罪答辩的明知性和理智性第150-152页
            三、有罪答辩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第152-154页
        第三节 有罪答辩有效性的程序保障第154-160页
            一、法官对有罪答辩自愿性和明知性的保障第154-156页
            二、法官对有罪答辩事实基础的审查确认第156-160页
第三编 中国的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第160-183页
    第八章 我国被追诉人放弃诉讼权利的问题第160-171页
        第一节 亟待重视的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第160-163页
            一、我国被追诉人放弃诉讼权利的现象第160-161页
            二、研究美国刑事诉讼权利放弃的启示第161-163页
        第二节 被追诉人认罪认罚放弃诉讼权利的问题第163-167页
            一、对认罪认罚从宽改革的整体反思第163-164页
            二、认罪认罚有效性保障的不足第164-166页
            三、值班律师制度的缺陷第166-167页
            四、对法官事实审查责任的忽视第167页
        第三节 被追诉人放弃律师辩护权的问题第167-171页
            一、审前程序中律师辩护权的放弃第167-169页
            二、审判程序中律师辩护权的放弃第169-171页
    第九章 被追诉人放弃诉讼权利的保障与规制第171-183页
        第一节 强化对认罪认罚有效性的程序保障第171-175页
            一、认罪认罚自愿性和明知性的保障程序第171-173页
            二、认罪认罚真实性的审查确认程序第173-175页
        第二节 律师辩护权放弃的规制与保障第175-179页
            一、强迫被追诉人放弃律师辩护权的规制第175-176页
            二、被追诉人自我辩护的保障与限制第176-179页
        第三节 沉默权的赋予与权利放弃规则第179-183页
            一、赋予被追诉人沉默权的思路第179-181页
            二、被追诉人援引和放弃沉默权的规则第181-183页
参考文献第183-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建设研究
下一篇:刑事审判程序分流研究